首页 现代言情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237章 西伯利亚的原住民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薇涅拉 1605 2020-07-18 21:27:21

  吃完早饭,图布扎布和那钦回来了,我们和他们离别,准备和彼得一同去往霍林斯克。

  我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送他们,图布扎布显然很是意外,推辞了半天才收下。

  我们来到院子里,看到我们的车上的积雪已经被清理洁净了,我的心里一阵感动。我对彼得说原本我们想重谢他们的救命之恩,可是我觉得他们不会接受的。

  彼得说,如果你们给他们钱,图布扎布是绝对不会收的。

  天空异常晴朗,一夜大雪之后,四周就像穿上了一件崭新的白色绒毛大衣一般,白的耀眼。整个世界只有蓝天和白地两个颜色。

  深深地呼吸一下清冷而又新鲜的空气,我感受心情异乎寻常的愉快!

  依依不舍地离别了善良,热情的救命恩人,我们的车随着彼得的警车上路了。

  我一路上赞叹着这家人的淳朴可爱。谢尔盖显然也特别喜欢这家人。

  他语气有些激动地问:

  ——“琳娜,我觉得你似乎挺了解他们的?”

  ——“了解说不上,只不外我的家乡有不少布里亚特人,我之前和他们有些接触,对他们的个性知道一点。”我答道。

  ——“琳娜,要说你挺特别,你不会阻挡吧?”谢尔盖说

  ——“有吗?也许我生活在领土,少数民族聚居区,所以我的阅历有些另类吧!”我说

  ——“布里亚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谢尔盖满眼好奇地问道。

  布里亚特人蒙昔人的一支,属黄种人西伯利亚类型,又称“布里亚特蒙昔人“,也叫布拉特人。

  布里亚特人原信萨满教,东贝加尔湖地域的居民则多信喇嘛教。

  20世纪20年代以来,多由游牧转为定居,文化和生活深受俄罗斯人影响。

  布里亚特人总人口约43.6万,现主要漫衍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的一些地方。

  其中,俄罗斯有42万多人,蒙古国有4万多人,中国有近8000人他们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陆续迁入中国境内的,并最终定居在NMG自治区呼伦贝尔市EWKZ自治旗境内的锡尼河两岸。

  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人主要漫衍在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部门漫衍在赤塔、伊尔库茨克等地,是西伯利亚地域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布里亚特民族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昔人近支。其祖先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域,厥后向北生长到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地域,与当地居民混淆而形成现代的布里亚特人。

  最早提及布里亚特人的是《蒙古秘史》,布里亚特人是术赤降服的一林木中黎民部落,名为“不里牙惕“。

  据史料纪录,1207年,成吉思汗命儿子术赤率军西征,布里亚特部遂成下属。到蒙古帝国时代,被蒙古化,说蒙古语。

  13~14世纪时,他们又吸收了一些北方蒙古部落的身分。

  17世纪,由贝加尔湖西岸的布拉加特人、埃希里特人、杭戈多尔人与东岸的霍林人等相结合,形成布里亚特部族。

  崇祯十一年,俄国人建设了雅库茨克督军府。哥萨克征服勒拿河周边大片地域,又在贝加尔湖之西建了伊尔库茨克,在湖的四面强占牧场,建设堡寨,并与驻牧贝加尔湖以东的布利亚特蒙古各部发生了猛烈的冲突。

  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完全压服,才臣服于俄国。

  但其中一部门反抗俄国到底,向南移入喀尔喀领地。另外一部门布里亚特人,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打败俄国人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域。

  17世纪中叶,布里亚特人的父系氏族制度解体,早期封建生产关系开始生长,但恒久保留着血族复仇、氏族相助等习俗。

  俄罗斯的布里亚特人,其民族语言、民俗习惯等与蒙古族相近,修建也体现着差异于俄罗斯其他都市的气势派头。在生活上,他们较早地开始定居或半定居,房舍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有的人家还铺设地板、瓷砖或地板革。住屋旁边,是铁盖砖木结构的牲畜棚舍。

  纵然居住蒙古包,包内也是十分清洁,家具齐全,摆放井然有序。险些家家都有收录机、电视机,有的人家另有电冰箱。他们考究生活的舒适,在铁床或木床上睡眠。

  他们使用绞肉机做肉类食品,使用牛奶疏散器加工奶食品;家家有面包烤炉,烤出的面包色鲜味美,松软可口。

  布里亚特人朴实无华,热情好客。许多布里亚特人仍保持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食品自给自足,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小院,种植蔬菜、水果,养着猪、鸡等畜禽。

  图布扎布一家就是最典型的布里亚特人。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最质朴可爱的美德!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