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475章 刘总(上)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薇涅拉 1446 2021-08-27 17:43:25

  周一上班,我正在翻译着王总交接给我的苏总急需的一个贸易条约的附件。

  ——“哦,琳娜!正忙着呢?”

  一抬头看见刘总微笑着向我的工位走了过来。

  我站起身,笑着对他说道:

  ——“刘总,您回国了。”

  刘总,笑脸盈盈地坐到我的办公桌前。拿出一瓶鱼子酱放到我的办公桌上说:

  ——“你坐,琳娜,这个是给你的。说实话,那边都有什么你也清楚,我可真不知道能给你带点什么回来。我想这个你还能吃得惯。”

  ——“多谢了,刘总,您这大老远的,还惦念着给我带礼物。”

  ——“小意思,你和我还客气什么呀?”刘总笑着说道,接着问:

  ——“你这是忙什么呢?”

  ——“啊,这是苏总要的条约附件。”我把鱼子酱放到抽屉里答道。

  ——“你能先帮我看一看这个吗?”刘总说着递给我一个优盘。

  我打开优盘,里面是一个俄国机场的扩建项目。

  我告诉他翻译这个文件我需要泰半天的时间,我现在需要把苏总的附件赶出来,才气开始给他翻译。

  刘总说,不需要我把它们翻译出来,只需要知道有关这个项目的几个要害数据,例如:项目资金规模,工程期限,招标公司等。

  我说,那这太容易了。

  我一边查询着文件,一边把刘总需要的信息用汉语标注出来。

  刘总满意地收起优盘,低声地对我说道:

  ——“琳娜,这个项目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说啊!”

  ——“放心吧!”我对刘总眨了一下眼睛。

  看着刘总走出办公室的门,我偷偷地打开抽屉,自得地欣赏着那瓶鱼子酱。

  说来有趣,我能来这个公司似乎和刘总有些关连。

  要不是他需要一个懂修建的翻译,而我的简历中恰好有施工翻译的履历,王总也许就不会招我进公司了。

  起初,我以为自己只是刘总的翻译,不外,我除了给刘总做文字上的翻译外,还没有时机给他做口语翻译。

  来到公司这泰半年的时间里,我知道的刘总就去过俄罗斯三次,可他却没要求我和他同行。

  也是啊!俄罗斯是刘总早已不能再熟悉的地方了吧?

  他和苏总在伊尔库茨克打拼时我还在国内读大学。这么多年,来往于中俄两国之间对于刘总早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我觉得只要不是很重要的谈判或者和新的俄国客户交流,应对他们那些俄国的老朋友们,刘总也好苏总也罢,就连朱主任和程副主任他们的俄语都可以搪塞一些的。

  尽管,我刚入职时王总告诉我,要我卖力刘总的翻译事情,可事实情况却是,我们这个团体包罗苏总和王总在内,都没有自己的专属翻译。

  我们这里的翻译事实上是为全体公司服务的。形式有些类似于外交部的翻译司。只是我们这里的翻译部是以俄语为主的。虽然公司里的老总使用翻译也有自己的偏好,但原则上讲是没有太牢固的人选的。

  不外,我发现刘总这一点上倒有些例外。虽然他和公司里的翻译都认识,不外他的所有翻译事情还真就是我一小我私家独揽的。

  和我们公司里其他老总们颐指气使的做派差异的是,刘总的言行一直颇为低调。

  他不仅不像此外老总那样高谈阔论地刷自己的存在感,甚至另有些故意和各人保持距离,他来公司的目的不是见苏总就是见王总,和此外老总险些没什么交集。

  也不怪刘总不喜欢搭理他们。我们团体的老总包罗苏总在内,还真都是一群素质不是很高的暴发户的代表。从言谈举止到待人接物无不带有那个时代暴发户的典型特征。

  团体老总们之间的关系那叫一个微妙:既有相互吹嘘的,也有相互诋毁的,既有相互勾通的,也有相互拆台的,既有相互利用的,也有相互陷害的,既有拉帮结派的,也有相互排挤的……每天都在生动地上演着勾心斗角,钩心斗角的好戏。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想刘总也许早就看清楚这些人的嘴脸不屑于和他们为伍吧!

  我觉得在我们的公司里,还真是很明显地就能看出来学历对人素质的影响。

  具有本科学历的王总和刘总,到底和那些连大学的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的总们要文明和知性的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