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609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六)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薇涅拉 2310 2022-07-26 00:19:58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这几天我见过太多精美绝伦的著名修建的缘故,尽管,这里的修建也很典雅,古朴可却并未让我感应震撼。

  我漫步在苏黎世街头,有一种特此外情愫在我心中萦绕,我想感受安德烈家乡的一切,想象着安德烈在这里生活的感受。

  苏黎世是中世纪与现代化相结合的都市,市内有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尖塔、古堡、喷泉。

  利马特河两岸有双塔式罗马大教堂、修女院、市政府和许多现代化的住宅、旅馆和饭馆等。

  目睹周围的一切,我觉得安德烈的生长情况和自己想象的很接近。

  苏黎世湖犹如一弯新月倚在市区的东南端,长达40多千米,蔚蓝色的天空映着碧绿的湖水,片片白帆摇曳着湖上的云彩,郊区的山谷绿草如茵,林木葱茏。

  我久久凝视着湖面,想起安德烈对湖光山色的迷恋,这也许是他从儿时就留下的美好印记。

  入夜了,我从酒店出来,想要看看这里的街景。

  从我入住的酒店到大街需要走一段很长的沿湖的小路,小路两旁是高峻的法国梧桐,传统的欧洲款式的路灯散落在路面上的光线很柔和。

  小路上空无一人,沿着幽长的小路,我悠闲地散着步,追念着苏黎世那不算久远的历史。

  16世纪,在宗教革命风潮乍兴之时,苏黎世也开始了它文化和经济齐头并进的辉煌时代。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曾替此间带来相当的思想攻击,并形成社会、政治的杂乱。但是,苏黎世很快就找出自己的偏向并朝现代化快步迈进,终於成为欧洲最重要、最富生机的化学和工业城巿之一。

  突然,一辆自行车从我身后驶来,飞驰而过。

  我被吓了一跳,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骑行者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带着一顶玄色的塑料头盔,他在距离我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转头看向我。

  我有些惊魂未定地捂着胸口,从他身旁路过,不满地看了他一眼。男孩骑在车上突然低声地对我说:

  ——“对不起!”

  男孩子的声音不高,音质也有些降低,这声音让我情不自禁地战栗了一下。

  我看向他,男孩子有一张清秀的脸,正有些愧疚地看着我。

  ——“对不起!我没想到这里有人。”男孩用英语解释到。

  一个少年怎么会有这么成熟的声音?这声音语调都让我想起一小我私家。

  ——“没关系!”我带着笑音用英语说道,脸上更是一副包容的微笑。

  男孩骑车离开,还转头看了我一眼。

  目送着少年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我问自己,安德烈也这样骑过自行车吗?……

  今天,苏黎世已不仅是个经济性的都市,同时也是瑞士文化和教育学术中心,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The University of Zurich,和著名的瑞士联邦科技协会。

  伟大的瑞士教育家Johann Pestalozzi (1746~1827年)、诗人 C.F. Meyer和Gottfried Keller,亦出生於此,为此地增添了许多学术色彩和人文风范。

  二十一世纪初,在瑞士心理学家暨心理治疗学家 Carl Gustav Jung (荣格,1875~1961年)建设的基金会勉励下,苏黎世更吸引许多心理学者至此进行研究,已使苏黎世成为世界心理治疗学的生长中心。

  曾在苏黎世住过或研究过的知名人士相当多,例如列宁就在城内的Sozialarchiv进修过。而爱尔兰文学家乔依斯James Joyce更埋身在市内的Fluntern墓园中,他所写的名著「Ulysses」(尤利西斯)就在苏黎世完成。

  此外,德国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年)有部门作品亦在此谱就。

  在苏黎世这些耀眼的光环之下,我到对这里普通人的生活更感兴趣。

  和我所有旅行的兴趣点差异的是,我放弃旅行景点的计划。

  我想避开游客,更多地去视察当地人的生活。

  我穿过一个个公园,从一个社区走到另一个社区。

  我进入超市,影院,甚至在学校门口停留,只为看看这里上学的孩子们。

  我不知道安德烈在苏黎世的家庭住址。理智上讲,我其实并不想知道他们家住在哪里。那样好奇心会情不自禁地驱使我去那里一探究竟。而这样的做法会让我感受自己很无聊,更会给自己增加心里压力。

  如今,我可以在任何一个我偶遇的住宅前驻足,想象着这里就是安德烈的家。这到让我的苏黎世之行变得轻松自如了。

  欧洲杯让我发生的对安德烈的错觉,只能在这里消除。理论上讲,在苏黎世我似乎随时都可以遇到安德烈,或者和安德烈酷似的人,但我却并不畏惧了。

  俗话说的以毒攻毒看来还真有原理。

  尽管我来到了苏黎世,可是凭直觉,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偶遇安德烈的几率为零。

  事实也正如我预料的那样,茫茫人海,就算我们近在咫尺也很容易错过。

  这才是命运吧!

  我在一个湖畔社区边的一个长凳上坐下。

  湖畔上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尽管已是深秋,可是地面照旧绿草如茵,太阳有些西斜了,我逆着阳光,看到草地上有孩子们在玩耍。

  我把双腿搭到一侧的扶手上,用来缓解它们的疲劳感。一抬头看到一对母子向我这边走来。

  母亲一边走一边在低头责备身边的男孩。那个男孩十岁左右,穿了一身浅蓝色的运动服,手里拿着一个足球。他一边走着还一边拍着足球似乎没那么认真听妈妈讲话。

  男孩的态度终于激怒了他妈妈。我看见他母亲停下脚步不满地对男孩高声地喊着……

  他们已经走得离我很近了,我可以清楚地听到他们说的是德语,尽管内容我听不懂,可是,从他们的心情上很容易就能读懂他们的意思:妈妈是在诉苦男孩太贪玩忘记了时间。

  男孩抱着足球耸了耸肩扬起小脸瞪着眼睛争辩着……

  我看到这是一个有着蓝蓝眼睛和一头浅色金发的男孩。

  《安德烈!》她妈妈喊住他,指着自己的手表,责备的语气也越发严厉。小安德烈自知理亏地低下了头。

  他妈妈说完,牵着他的手快步地走远了。

  呵呵……他也叫安德烈!我在心里笑着。

  也许这个男孩就是安德烈小时候的模样!

  从他那通红的小脸就能看出,他是在玩得正嗨的时候,被妈妈叫走的,还满心的不情愿。

  我把对这个孩子的想象穿越到了安德烈身上:孩子的金色头发酿成了安德烈的棕发,妈妈酿成了索菲。

  索菲为什么会生气?

  是因为安德烈原本允许踢一个小时的足球可却玩了三个小时,而延长了吃晚饭?照旧他们要赶着去听音乐会?或者是安德烈压根就忘了写作业?

  我环视四周对自己说,安德烈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渡过的吧。

  凝视着周围的人们,我感受普通的苏黎世居民看上去朴实无华,为人礼貌低调。就象我曾经熟悉的安德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