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732章 俄罗斯寡头(一)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薇涅拉 556 2023-10-05 23:53:40

  情场上都市有情敌,就不要说万众角逐的商场了。鏖战商海的谢尔盖无论何等低调内敛,可行事照旧难掩其锋芒。有锋芒就会伤人,你无意树敌,但并不即是你不会有敌人。

  只不外谢尔盖这次的敌人不是什么来自阿塞拜疆、土耳其的黑帮,甚至也不是罗曼,丹尼尔那样的对手,而是马特维?乌林:一个和谢尔盖年龄相仿,可财力却足以碾压几十个谢尔盖的俄罗斯新贵!

  遇到这样的对手应该不是谢尔盖的选择,可他能有选择吗?

  也难怪谢尔盖公司的处境如此艰难,因为,他冒犯了一个自己基础冒犯不起的人——《俄罗斯寡头》。

  众所周知《俄罗斯寡头》就如同那个污名昭著的俄罗斯黑帮一样可谓是个传奇的存在。

  《寡头》专指那些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私有化历程中一夜暴富的大资本家。

  苏联快解体时,戈尔巴乔夫为解决计划经济的毛病,推动了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革新,随着“苏联国营企业法”、“租赁法”和“相助社法”等法案的通过,私有化进程加速。

  然而,国企私有化革新过于简朴、粗暴,副作用也陪同而来,更是为经济权要开了绿灯,为国家工业的占有权集中到各企业经理、厂长手里打下了基础。

  一些权要们利用职务之便,将一些国有企业以极低价钱收购,甚至有企业被一美元拍走,国有资产被侵吞,俄国社会上泛起了一批“新贵”。

  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于1985年推行的革新与新思维运动,到鲍里斯叶利钦在1999年12月31日宣布告退所发生的后续影响,即将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国革新为一个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跨越,也是整个俄罗斯最杂乱的年代。

  借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一句名言:杂乱是阶梯。

  因为乱了,有些事才好办,乱了才无人羁系,乱了才气混水摸鱼。

  厥后在俄罗斯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七大寡头,原本是各个领域中差异阶层的人物,他们的身份职位各不相同,险些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如果不是因为国家杂乱,他们都不行能短时间内积累如此金玉满堂的财富,并通过掘到的人生第一桶金迅速生长起来,最后生长成为意图控制掌握整个国家的《寡头》。

  如果不是普京强势上台,很难想象期待俄罗斯的是何命运。

  苏联解体后,以叶利钦为中心的俄罗斯政府接受美国“砖家”的建议,接纳了更为激进的“休克疗法”来进行国有企业革新,希望俄罗斯就此一步跨入资本主义社会。

  美国人说:“休克疗法”在北美和东欧都取得了乐成,到俄罗斯也肯定行。

  然而,到了俄罗斯这个疗法就行不通了,极速革新之下,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物价飞涨。而卢布泛起巨幅贬值,许多人辛劳一辈子攒下的积贮,一夜之间子虚乌有。

  而一些投机者则通过关系从国家银行里移出大笔资金进行卢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投机,攫取了第一桶金。

  1992年,叶利钦的革新团队决定把国家的国有资产以1.48亿份支票和凭单的形式支解,每张凭单面值10000卢布,花25卢布(其时约合十美分)即可在当地银行提取。

  凭单不记名,可以用来兑换公司的小我私家股,以配合基金的形式存在银行或直接卖掉,或者交流。

  这一次,又是少少数的先知先觉者发现了商机,他们通过关系从国家银行里拆借出大笔资金,尽全力大量低价收购民众手中的私有化证券,迅速地获取了对一些优质企业的控制权,将国有资产转变为小我私家的私有工业。

  私有化证券在资本的推动下快速集中,俄罗斯国有企业的股份不行制止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原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转瞬间就流入了垄断资本家的腰包,俄罗斯人不再称谓他们为新贵了,改叫“寡头”。

  1996年,叶利钦着手为自己的第二个总统任期竞选。糟糕的经济和困难的民生,导致此时他的民意视察支持率仅为3%,远远落后于竞选对手俄罗斯共产党候选人久加诺夫。

  3月的一天,叶利钦秘密召见了七大寡头,他们是联合银行总裁别列佐夫斯基、大桥银行总裁古辛斯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维诺格拉多夫、首都储蓄银行总裁斯摩棱斯基、阿尔法银行总裁弗里德曼、梅纳捷普银行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

  双方告竣了一项协议:寡头们提供支持,确保叶利钦连任;叶利钦则允许维护寡头的经济利益。

  资本在这一年的夏天绑架了俄罗斯,从3%到53%,寡头们赢得了总统大选。

  叶利钦的就职仪式上,七大寡头团体亮相,俄罗斯人慢慢体会到,国家进入了寡头政治时代。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