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751章 裴多菲的信徒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薇涅拉 1520 2024-04-03 23:06:57

  ——“他是没向现实妥协,可是却向自己的欲望妥协了。”李白玲说。

  ——“菲茨杰拉德是要说,他是为了恋爱吧!”我说。

  ——“这就是我所怀疑的,作者能否分清什么是恋爱,什么是欲望吗?”

  ——“也许这不是作者一小我私家的问题,男人似乎很难把它们分得那么清楚吧!”

  ——“不只是男人吧!你看看《飘》里的郝思嘉,简直就是欲望的代名词。”

  ——“行了,白玲,你总不能要求郝思嘉有卓雅那样的情怀,海明威会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我笑道。

  ——“确实不能。西方世界里,似乎除了基督耶稣普通人还真没什么高尚的追求。他们也不计划追求更高的人性,倒是对人的动物属性的欲望很是宽容,在这种文化气氛里,也就怪不得,一个个都那么自我,任性,眼里满是唯我独尊的欲望。”

  ——“这个攻击面有点大了吧?”

  ——“攻击面有点大?你怎么不说受害面有多大呢?”李白玲说。

  ——“你的意思是,你也是受害者啦?”

  ——“正因如此,我才铭心镂骨的。因为我发现自己这么多年读的书,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可笑的是,我还曾把它们奉为人生宝典,觉得看懂它们就是参透人生了。最后发现,他们告诉我的就是,男人的问题用女人来解决,女人的问题用男人来解决。仅此而已!亲爱的,别误会,我这里说的男女关系没恋爱什么事!”

  ——“你把我弄糊涂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你的座右铭吗?怎么你?……”我不解地看着李白玲问道。

  ——“念书没错,错的是我被他们的思想左右了,或者叫迫害了。

  有一段时间,我认为《狂妄与偏见》中的恋爱太过唯美,太理想化了。只有幼稚的人才会追求什么完美恋爱。

  厥后,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何等好的人都有,何等坏的人也存在。

  人性的差异远超我们的想象。那我们凭什么确信,完美的恋爱就一定不存在呢?

  凭什么他们就狂言不惭地断言,人性是可悲的,恋爱是虚幻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

  琳娜,我很欣赏你对恋爱的态度。你说,你不会把恋爱界说成切合自己利益的样子。足见你对恋爱的尊重。可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欺世盗名者。他们把那些不伦之恋,乃至畸形失常的情感都冠以恋爱的名义。真是亵渎!”

  ——“这样的作品应该是有。”我叹息着。

  ——“这样的作品还不少呢,自己人性的缺陷没有认识到,另有脸警示别人,该如何理解人生,真是贻害不浅!”李白玲很是愤愤不平。

  ——“作家在写恋爱,可是他们自身对恋爱的理解却千差万别。

  以前,我和安德烈也探讨过人们对恋爱的看法。我那时觉得安德烈就是个恋爱至上主义者。现在想想,可能我们对恋爱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我不知道安德烈的恋爱到底是什么看法,但我觉得恋爱必须是那种最神圣无瑕的情感。”我说。

  ——“呵呵……你看看那些探讨恋爱的作品,有几个能到达神圣无瑕的境界的?”

  ——“总体上讲,人们照旧憧憬美好的。所以《狂妄与偏见》才那么脍炙人口。大团圆的结局也是人们所希望的。”我说。

  ——“琳娜,你这赤子之心可真难得,你骨子里那种天真烂漫的气质可真迷人,你要是得不到恋爱,太没天理了!”

  ——“呵呵……谬赞了,亲!我虽然信奉恋爱,可我却没觉得自己一定要拥有它,更不会为了获得恋爱而不择手段。真正的恋爱是对好人的奖励,是种缘分,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你这才叫百毒不侵吧!”李白玲说。

  ——“百毒不侵?我想自己也不会刻意逃避恋爱,尽管,它可能会伤人……

  连逸夫说《智者不入爱河》。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觉得自己是恋爱的受害者,可我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我怀疑一个不相信恋爱的人,生命的价值是不是会降低?”

  ——“恋爱和生命的关系,亲爱的,你又让我想起裴多菲了。呵呵……”李白玲笑道。

  ——“这就对了!想起裴多菲,总比想起毛姆让人心里敞亮吧!

  如果,我们在对恋爱的信仰上发生了疑惑,我觉得我们该质疑的并不是恋爱自己,而是我们自己。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恋爱,更不是所有人都懂什么是恋爱。

  希望你我不是这样的人!嘿嘿……

  其实啊,借酒消愁愁更愁,麻醉剂还真算不上什么良药。

  人要想挣脱烦恼,需要的是打开花样,思想的开悟和境界的提高。”我说。

  ——“说得好!如何看待情感这是人精神境界的折射。毛姆和裴多菲压根就不在一个条理上!看来我需要的是修正自己的三观,而不是舍本逐末地去质疑所谓的恋爱密码!”

  李白玲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道。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