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余生我们不走丢

第十四章 诺曼底登陆一样的晤面结束了

余生我们不走丢 至爱烟味 3967 2020-06-25 13:11:07

  两小我私家在寂静的气氛中缄默沉静了能有十多分钟,时间已经过了午夜,餐厅里的客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周围只剩稀稀疏疏的几对小情侣,晚风摇曳,树影朦胧,全世界都平静的时候,随便画个圈都是全世界。

  前面草坪上有一男一女一小我私家骑着一匹马,在绕圈慢慢地走着,整个气氛看起来很悠闲,也很和谐。过了许多年,他俩才发现,如果他们的人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晚上的意义不亚于诺曼底登陆。

  而那些战火纷飞,扑朔迷离,枪林弹雨,死去活来的未来,如果能够提前预知,不知道这两个二货还愿不愿意,敢不敢选择迈出相识的那一步。

  一段惊天动地的岁月即将开启,却轻描淡写地如此寻常,命运埋下的伏笔无人能够预料。

  其时简直只道是在平静岁月里的意外一晚,两个伤痕累累破碎得不完整的人聊了一整夜。

  聊过往稀碎的人生,聊纸醉金迷也聊柳暗花明,聊最底层的黑暗,也聊幸福初露眉目的灼烁。那一晚有心底的碰撞,有一瞬间的心动,有一时的模糊,也有对明天的希望。

  厥后,于小山一小我私家拎起红酒瓶子,手里拿着杯子,站起身走到草坪旁边的台阶前坐了下来。过了好一会孟串儿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在他身边坐下了。

  然后仰头看着满天的星光说:“咱们俩还差一句您好吧?”说完侧过身伸脱手:“您好,于小山,我是孟串儿,很兴奋认识你。”

  孟串儿的眼角弯弯,不复凌厉,在星光和灯光的交映下甚至有点闪烁。于小山恍了一下神,随即笑了一下握住孟串儿的手说:“您好,孟串儿。我是于小山。”

  孟串儿接着说:“你知道吗?于小山,晤面之前,我设想过无数次你长得什么样和你是什么样的人,此时,我发现这一切都跟我的想象竟然毫无偏差,你就是这幅品德。

  所以刚看见你,我就说跟我想的一样。但这太可怕了,无法想象我们是刚刚认识,这一切的感受都是熟悉多年的老朋友重逢,连介绍和外交都市显得多余。”

  “我也一样,今天你从劈面大步流星的走过来我就知道这就是你,孟串儿。但我没感受可怕,只不外我们相识的载体不是晤面的经历,而是我们相互的书。

  我的《淡淡的忧伤》是我经过的一段过往,而你投入的阅读像是陪着我走过了那段岁月。你的《至爱烟味》也是一样,我陪你走过那一段乱七八糟的日子,虽未加入其中,但许多感受确是感同身受。”

  “恩,这我懂,文字见人心,尤其是咱俩的写作方式,基本属于坦露自己内心里边最性情最敏感最不为人知的一面,可能那些才是最真实的我们。跟我说说你吧!于小山。”

  于小山说:“我这些年的经历很动荡,但不庞大,小时候小混子一个,淡淡的忧伤里都写了,厥后长大了,也玩腻了。

  有一段时间憋在家里看书,看了许多书,也看透了许多工具。突然之间想换一种活法,然后就出国了,先去俄罗斯上了两年学,然后又在欧洲许多国家晃悠了一大圈,在外洋没意思的时候写了几本书,三年后回的国。

  把那几本书出了,没想到的是另有许多人喜欢看,接着扎进文艺圈飘了两年,玩玩乐乐,风花雪月,但你知道在文艺圈不坑蒙诱骗基本活得都很苦逼,所以看明白了我就撤了。

  现在,做了几个偏门的生意,不算正规,但靠许多哥们儿的关系和利益撑着,混点儿吃喝没问题。

  总想继续写工具,却一直找不着感受,自己跟自己较劲。就这样,也就这些,别问我生活,没有。”

  孟串儿端起酒杯说:“恩,这就是你。”

  “你呢?”

  孟串儿喝口酒说:“我也一样,咱俩小时候都不算什么好玩意儿,上学那时候我打架一般男孩都不是对手,别看我长得这样儿,但打架不是靠力气,我有那狠劲儿。

  厥后上大学,当主持人,还演过一段时间的戏,也为爱闯了南方的花场,这些我那本书里面都写了,基本都是真实的。

  回来后,有一段时间跟你一样,也是什么都不想干,就是躲在家里看书,混吃等死,思考人生,你知道这些不能想,越想越抑郁,总之,走出来不容易,但都已往了。

  现在是一名视察记者,我很喜欢我现在的事情,忙碌,刺激,有正义感、使命感,无数次直面生死,我无所畏惧,最后只不外是唏嘘一场。

  但除了事情,生活如一潭死水,毫无波涛。”

  “敬那些过往、回忆、岁月,岂论深刻,只因有现在的我们。”

  “于小山,你另有梦吗?”

  “孟串儿,你有意思吗?你清楚,梦,这个字,会是你我这样的人的绝对痛点,一碰就乱。

  有些工具,别人不明白,但你我都不是矫情的人,这些年也算路过红尘,过眼烟云,却还尘缘不停,梦还在,却模糊,别伸手,一抓就TM的没了。”

  “恩,都差不多。但在职业上,我有一个梦,也可以说是理想,就是一直想要去做一名战地记者,去阿富han,申请早就递了,也批了,但这一步却一直没有走出去。

  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不差决心,更不差勇气,也没有什么牵绊,就是一直在犹豫。”

  “为什么想去那里?我能猜到原因,但照旧想问。”

  “就是想去真实的感受和纪录生命存在的意义,7年前的孙志刚体无完肤地死在救助站里,如果不是南方都市报的前辈出了那篇重磅视察就不会导致收容遣送措施的破除,

  而呼格吉勒图的冤案到现在还在由当年的视察记者奔走呼号,我相信总有沉冤昭雪的那一天……另有许多许多的同行都奋斗在一线上,

  要问我为什么,为了不泛滥悲情、不渲染惆怅、坚守的情怀,为了需要去推动的宁静、良知、正义,尽管任重而道远,也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存在的更有价值。”

  于小山看了她半天,才接着说:“嗯,这像我认识的孟串儿。如果你差一个支持的话,我可以给你,而且我在阿富han另有个同学,是阿富han土著,照旧当年在外洋特别要好的那种哥们儿,到那里有什么事情他肯定能提供资助。

  我能想到,在你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包罗傻睡着的那位身上你得不到任何支持,因为他们都是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我的角度和你的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如果有一天你为了你的理想而失去生命,我会为你欣慰。你有了你最大的荣耀,同样,也反衬了我的悲痛。”

  孟串儿也看着他说:“谢谢你,于小山,你这个支持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但你自己可能不知道,你的文字有多牛逼多有力量,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动容和自己动笔的决心,那些文字是可以影响许多人拯救许多人的,

  你别放弃,我希望这是你坚定的梦,而我永远是你的支持者。”

  “也谢谢你,孟串儿,你让我想起了曾几何时的心思与动力。

  那时的我,写工具唯一的动力是想证明自己来过这个世界、存在过这个空间、驻足过那些美丽或破败的风物。

  但是厥后懒得证明了,想无比平凡,来去无由,想来过一回、去过一次赚几滴眼泪、三两天的伤心与遗憾,就此而已。但此时,我确信,我想让人知道我还在世。”

  孟串儿举起杯说:“为了我们相互的支持!”

  于小山举起杯碰了一下说:“为了仅有的支持!”

  两小我私家再次回到餐桌前,又要了一箱啤酒,这俩货还真是酒仙,一般人早就喝倒好几个来回了,但这俩人都快喝醒酒了。

  只是都觉得有点累,然后在餐桌前都开始盘腿坐在椅子上,叼着烟,像两个田主在划分土地一样。干了一瓶啤酒。

  于小山说:“有个牛逼人曾经说过,酒是这样的,在它强大的作用下你会模糊一切对人世间的看法,原本恐惧的,现在无畏了;

  原本深爱的,暂时忘记了;原本痛恨的,感受疏离了;而原本陌生的,会在酒分子怂恿下变的朦朦胧胧,相识已久。”

  孟串儿张牙舞爪地哈哈笑着:“什么牛逼人,嗯?差池,是挺牛逼的,这不是我书里写吗?

  我说咋这么耳熟,其实我们也不是原本陌生,相识已久,跟原来的笔友差不多,而且咱俩是一人写好几本书来交流。”

  天色昏黄,见亮,深沉如水,即未来到的黎明就要破晓而出。

  他们喝着,看着,等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穿这世间,两个滔滔不停的人开始缄默沉静,空气中弥漫着不知名的味道,像战士从家里的床上苏醒,要收拾行囊奔赴战场;

  像巧克力味道的百利甜混上白牡丹花蕊深处的若即若离的散香;像是回到高三的偷偷睡觉又醒来的阳灼烁媚的教室,黑板上还写着你不搞不懂的方程式解法;又像是背过身不忍转面却不得不面对的,划分。

  其实也谈不上划分,因为两本书,结下了一顿酒的缘分,恰巧这顿酒喝得痛快,又恰巧两小我私家聊得比力深,又恰巧两小我私家对所有事情的看法都能高度的相似,哪有那么多恰巧?

  无论其时两小我私家承不认可,但那时的心动已经埋藏在了他们的血液当中了,无论是不是命中注定,但一切的走向在此时已经初现了路线,不用导航,他们的人生也会按此而行。

  世界回归烟火,你可以想象街道重回嘈杂,人群复而丰满涌入,轨道日复一日不会因为昨日的车轮停止今天的门路,从时间偷了一个漏洞玉成了两小我私家肆无忌惮的挥洒,只是停不下来的脚步让人觉得伤感莫名。

  孟串儿说:“天亮了,这时候的感受特别欠好,会让我想起曾经许多个无眠、痛苦、折磨的夜晚。”

  于小山说:“我明白,那种瞪着眼睛等天亮的感受、让人绝望。但这个夜晚,我们也是瞪着眼睛,灼烁悄然而至,却一切静好,这话有点儿像我们相互用过的书名一样,挺矫情的,但却无比恰当。”

  孟串儿接着说:“于小山,既然都矫情了,有一句话更矫情的话特别想说,你能让我说吗?”

  于小山笑笑说:“我们都矫情一晚上了,还TM差一句吗?必须说!”

  “这些年,我们像走丢了的两小我私家,今日遇见。不知道今生还会不会有时机像这样的夜晚一样、肆无忌惮的喝着酒聊着天。”

  “艹!这正是我想说的。那就这样,如此江湖,侠义相照,咱俩就傻比呵呵的定个约定,这辈子都别再走丢了,无论人在哪,在干什么,在谁身边,只要没死,就都别忘了言语一声,我在!行吗?”

  “好!就这定死了,我们都不走丢。”想了想,孟串儿又问了一句:“至少我肯定不会丢,要是你丢了呢?”

  于小山盯着她,然后收起笑脸很认真地说:“我丢了?那么你让我滚我就滚回来。”

  孟串儿不再疑他,不知道为啥,特别相信他所说的所有的话,包罗这句虚无缥缈的“我们不走丢”。

  “最后一杯酒,敬过往,敬遇见,敬两本书,敬终将到来的黎明,也敬不再弃捐的理想。”

  “未来怎么来,无所谓。这一杯敬人生,敬相互,敬以后。”

  两个酒瓶子碰在一起,一声脆响惊醒了每一个寂静在这个夜晚里的人们,明天怎么样,他都无法预料。

  但于此时他们心里的阴霾中一缕阳光破尘而入,那是对未来和美好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无论如何,他们都即将奔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