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幸福巷37号

第十一章

幸福巷37号 寐人雨 3349 2020-08-16 21:00:00

    张丽娥在炉子上架起盆,弄了一锅浆糊。

  吴彦明和吴彦章帮着姥爷整理对联,哪副贴大门外,哪副贴家门口,都按姥爷的付托整理好。

  姥爷一再嘱咐:“千万别贴错了顺序。”

  “放心吧姥爷,上联在右,下联在左,都记着呢。”吴彦明道。

  “没忘,姥爷,放心好了。”吴彦章笑。

  姥爷拍拍两个乖外孙的后脑勺,“都长大了,姥爷老了。”

  外孙子们就是一根尺,他们长得越高,姥爷感应自己越发老了。

  “姥爷,你一点儿都不老啊。”吴彦明说。

  “不老不老。”吴彦章笑道:“姥爷这叫长寿。”

  “姥爷过了年,就虚七十了。”

  “姥爷明年七十大寿啊,得给姥爷好好儿过过寿。”吴彦明笑。

  姥爷摆摆手,“不外不外。”

  “怎么不外啊,七十整,应该好好庆祝一下。”吴眼章道:“得过得过,必须过。我们都给姥爷记着呢。”

  “不外不外。”外孙子越说要过大寿,姥爷的头摇得越厉害。

  兄弟俩不明所以地看着姥爷。

  “人老了不能过生日。”姥爷道给两个外孙子听。

  “为什么?”两兄弟不解。

  “老辈们都这么说,岁数越大越不能过生日。你不外生日,阎王爷不知道你还在世,你一轰轰烈烈地过生日,就被阎王爷知道了,阎王爷一看,嘿,怎么把这老工具给漏了,这就坏了,就该派黑白无常来拿你了。”姥爷接着摇头,“不能过大寿。”

  姥姥听到姥爷又是阎王爷又是无常的,白了老头一眼:“大过年的,说这些神呀鬼儿的干吗?不祥瑞。”

  “呸呸呸。”姥爷冲着门口吐了三下,“适才什么也没说。”

  吴彦章乐了,笑道:“那姥爷就是不阻挡过大寿了?”

  “不能过不能过。一过阎王爷就知道了。”姥爷又来了遍:“知道了,就得派黑白无常来拿姥爷了。”

  “你个老头子,怎么又说这些?”姥姥有点儿生气了。

  “不说不说,不说了。”姥爷赶忙打住。

  吴彦章嘿嘿一笑,他就是故意逗姥爷,想看姥爷姥姥拌拌嘴。

  “你也是,专门引你姥爷说这些。”姥姥早看出吴彦章的心眼儿了,抬手佯装了一个要打的行动。

  大过年的,家里不许说不祥瑞的话,不行以提及鬼神,这是姥姥定下的规则。过年就是要大吉大利才行。

  吴彦军一直盯着那锅浆糊,一会儿一会儿用手试试,“怎么还不凉啊?”

  吴彦章看着弟弟傻头傻脑的样子,乐了,“怎么?三儿你想吃啊?干吗老盯着那锅?”

  “我在等它凉啊,凉了好糊对子啊。”

  傻小子就是傻小子,吴彦章笑,“你盯着它,它就凉了吗?莫非你有特异功效?能降温?”

  吴彦章用铲子搅动了一下浆糊,“不行,还烫着呢。三儿,把锅端到院子里凉凉吧。”

  吴彦军看了吴彦章一眼,“我怎么没想到呢?”

  “切,你笨呗。”吴彦章呵呵一笑。

  吴彦军把浆糊端到院子里,热气迅速逃散开来。

  “搅一搅,凉得快。”吴彦章指挥弟弟。

  吴彦军很听话,用铲子在锅里搅起来。

  范婶的大儿子范泽铭走出屋来,在院子里贴对联。

  “铭哥回来了?”吴彦军道。

  范泽铭一家住在外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一趟。

  范伯家一儿两女,三人都已结婚,大儿子和二女儿都在外地,大女儿住得离范伯家不远,经常会过来看望范伯,大女婿是家里主要的劳动力,脏活粗活累活什么都能干肯干,而且干得洁净利落。

  “老三呀。”范泽铭笑,“准备贴对联呢?”

  “啊。”吴彦军笑笑,继续搅动着锅里的浆糊。

  对于吴彦军来说,范泽铭就是个陌生人,除了打招呼之外,他不知道再说些什么。

  范泽铭也没话,打了个招呼之后就忙自己的去了,忙完就进屋了。

  范婶和范伯有大儿子一家陪着过年,家里热闹了许多。

  范婶出屋来,手里烟雾缥缈,双眼一眯,“哎哟,我们老三都市熬浆糊了?这么厉害呢?”

  “呵,是我妈熬好的。”

  “三儿真乖,从小就勤快爱干活,姥姥没白疼你。”范婶的夸奖让吴彦军手里的铲子搅动得更欢了。

  范婶在院子里跟范泽铭忙活了一会儿,待指间的香烟缥缈殆尽,就回屋了。

  范泽铭在院子里放了两只炮。

  这是当地习俗,贴了对联后要放炮,以示家里有了新气象。

  吴彦军望了望范伯的院子,这院子里贴上红红的对联,就像换上了一件新衣裳一样,果真鲜亮精神了许多。

  “姥爷,浆糊好了。”吴彦军迫不及待地也想让自家院里换上新衣裳美一美。

  姥爷吴彦明吴彦章从屋里出来。

  “姥爷,快贴吧。”吴彦军道:“你看范伯家都贴好了,多漂亮。”

  姥爷笑,“咱们也贴吧。”

  姥爷对外孙子不太放心,一直在院子里监工。吴彦明劝了两回,姥爷都不回屋。

  姥爷望着大门上“春回大地”的横批,用手捻捻髯毛,点颔首,“好啊,又一年。”

  吴彦章笑嘻嘻地瞅着姥爷的髯毛,“姥爷是不是也该刮刮胡子了?”

  姥爷看了外孙子一眼,又摸摸髯毛,“长了吗?”

  “过年了,还不理理胡子?万象更新嘛。”

  姥爷抬着望见屋门上的横批正是“万象更新”,笑笑,“更新,更新好。”

  贴对联事情完成,门前又挂起两只红灯笼,这两只灯笼是吴尚荣亲手做的,每年过年拿出来挂一下,过完年就收起来,等下一年再用。

  “姥爷,那跑马灯修好了吗?”吴彦明问。

  去年跑马灯就坏了,姥爷允许给外孙们修好今年玩儿的,怎么这事忘了一年了?

  吴彦明通过姥爷的反映已经看出来了,“吃完饭,我跟姥爷修跑马灯吧。”

  “好好好。”姥爷赶忙应道。

  屋里的饭香飘到了院子里。

  姥爷招呼三个外孙,“都弄好了就进屋吧。”

  “还没放炮呢。”吴彦军道,适才看见范泽铭在院子里放炮,把他羡慕坏了。

  姥爷笑呵呵地看着三个外孙子冲进南屋去找炮,“这仨小子。”

  姥爷进屋里,借着灶堂边上的火点香。

  姥姥笑,“放炮去?”

  “啊,他们仨找炮去了,这会儿最兴奋了。”

  姥姥悄悄笑笑,朝院里张望。

  “爸,别让三儿放炮啊,他没谱。”张丽娥嘱咐。

  “知道了。”姥爷点燃的是三只香。

  张丽娥忙着做饭,没时光理会三个小子。

  兄弟三人每人找来一只二踢脚。

  姥爷递出来三只香。

  “三儿,你敢放这个吗?”

  “敢啊。”吴彦军底气不足,但照旧提起了勇气。

  吴彦明和吴彦军把二踢脚放在地上,用两块砖夹紧了,用香把炮捻引燃,两人迅速跑开,躲到屋门处捂上耳朵。

  院子里传来猛烈的炮声。

  吴四丫被惊醒哭了。

  “这三小子。”姥姥赶忙上炕哄孩子。

  “三儿,你的呢?”吴彦章道:“你要不放,就给我们吧。”

  吴彦军手攥得更紧了,小鞭他敢放,这二踢脚从来没碰过,爸妈一直不让他玩儿二踢脚,说他太小,放这种炮太危险。

  吴彦明看弟弟犹犹豫豫的,“你放不放?不放就给我们吧。”

  “你们想放再去拿呀,南屋里另有呢。”吴彦军舍不得让出他的二踢脚。

  “爸昨天说了,今天中午咱们一人只能放一个炮,要不就不够用了。”吴彦明道。

  “三儿,给我吧。”吴彦章笑嘻嘻地朝吴彦军伸手。

  吴彦军躲了躲。

  “三儿。”姥爷笑着走过来,“不敢放啊?”

  姥爷看三儿不说话。“来,姥爷给你找个长长的棍儿,把香绑在棍子那头儿,咱离得远远儿的放个二踢脚,好欠好?”

  姥爷满院子转悠,寻找着目标。

  吴彦明和吴彦章有些失望,这姥爷,三儿不敢放就别让他放了嘛。

  “你们俩也帮着找找啊。”姥爷道。

  吴彦明和吴彦章相互看了看,那就找吧。

  在南屋的房顶上,吴彦军找到了一根最长的树枝。

  姥爷把树枝稍作处置惩罚,把香绑在树枝一头,把二踢脚用两砖头夹好。

  “三儿,来,你试试。”姥爷把树枝递给吴彦军。

  吴彦军很激动,人生中第一次放二踢脚,他感受能放二踢脚像是成为英雄好汉的标志。

  吴彦军拿着长长的树枝,闭着眼扭过脸点炮。

  吴彦明和吴彦章看着弟弟滑稽的行动,都乐了。

  “三儿,你看着炮捻在哪儿了吗?”

  “你倒是先看准了啊。”

  “你那树枝都伸哪儿去了,你看看。”

  “你再往右捅,那公鸡就被你点着了。”

  吴彦军在哥哥们的笑声中睁开眼,扭头看了看。

  “没事儿,三儿。”姥爷勉励:“看准了,点着了它得着一会儿呢,你捂耳朵也来得及。”

  勉励能使怂人酿成将军。

  三儿斗胆子把树枝朝炮捻伸已往,在一阵哆嗦后,终于引燃了炮捻。

  吴彦明和吴彦章的双手瞬时捂上耳朵。

  姥爷也朝远处回避了一下。

  吴彦军扔下树枝紧抱着头躲在姥爷身后。

  只听“当”地一声重响,二踢脚乐成飞上天。

  爷几个这才放松了警惕,放下了手,等着另一声响动从远处传来。

  哪知吴彦军的这只二踢脚直上直下,顺着原路又返回到院里。

  “坏了!”吴彦章大叫一声,赶忙往范伯家院中跳开。

  吴彦明也急遽跑开。

  “啊——,姥爷——”吴彦章吓得大叫一声。

  姥爷转身抱紧外孙子。

  二踢脚的第二声重响在窗根下炸开。

  重响事后,屋里传来吴四丫的大哭声。

  吴彦明和吴彦章笑。

  吴彦军有些畏惧,不知道亲妈会不会骂他,是他放的炮吓哭了妹妹。

  三兄弟趴在窗户上往屋里望。

  姥姥摸着吴四丫的耳朵哄着,“不怕不怕,不怕,摸摸耳朵不怕怕。”

  吴彦军隔窗看见了亲妈恼怒的眼神。

  但今天是过年,姥姥有令,过年不许骂人,过年只能兴奋。

  吴彦军想到姥姥,心才放下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