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幸福巷37号

第三十二章

幸福巷37号 寐人雨 3404 2020-09-12 20:28:00

  半夜,一家人还在熟睡中,南屋厨房的灯悄然亮起。

  姥姥开始为孩子们准备端午的美食了。

  洋火划着引燃纸张,纸团引燃劈柴,灶堂内的火焰由大及小地闪烁,一小铲煤添入,姥姥一下一下地匀速拉动风箱,精准掌握着火候,火不能大不能小,必须控制在一定规模内,这样蒸出的米才黏香可口。

  江米松散地静躺在笼屉的蒸布上,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质地由硬及糯。

  夜空静黑,小厨房暖黄的灯光显得格外明亮,一身皂衣的姥姥端坐灶前,双手支撑火铲,一丝不苟地望着灶堂里的火,通红的灶堂印红了她的脸,锅里冒出的蒸汽熏热了她的眼,她用手抹抹鬓边的汗滴,微笑着。

  姥姥转头望向正屋,正在屋里安睡的是这个世界上她最亲的人。

  屋檐下的那窝燕子也睡得静悄悄。

  姥姥轻轻拉着风箱,想着锅里的食物在天亮时摆上桌的情形,想着三个外孙子吃凉糕时的开怀模样,她的心头比浸了蜜还甜。一年又一年,每年的端午前夜姥姥都是这样渡过的。

  这是一项漫长的事情,米起锅再入锅,蒸汽在厨房里升腾翻腾,从门和窗穿行而出,弥漫进了夜色。

  坐久了,姥姥就起身在厨房门口站一会儿。

  如钩清月,星光闪烁,落在姥姥眼睛里的是世间最美的景色。

  天空徐徐褪去暗色,星月的光线淡去,鸟儿的啾喳声在枝头忙碌起来。

  灶堂里的火熄了,厨房的灯也熄了。

  吴彦明天亮就醒了,他悄悄关上厅堂的门到院子里学习。

  苇叶和米混淆的香味从厨房飘出来。

  吴彦明跑进厨房,“好香啊。”

  姥姥望了一眼勤快的大外孙子,抿嘴笑笑,“这么早就起来了?”

  吴彦明知道姥姥肯定又是一夜没睡,年年端午节姥姥都是最辛苦的。

  姥姥把凉糕最上面的一层苇叶掀开,米香枣香更是扑鼻。

  “饿了吧?吃一块儿吧。”姥姥笑问。

  “哦,我还不饿,等各人都起来一块儿吃吧。”

  “也好。”

  “那,姥,我先去学习一会儿。”

  “哎,快去吧。”

  吴彦明此时真想抱抱眼前最亲的人,可他只是微笑地望了望姥姥,没有付诸行动。

  吴彦明到正衡宇檐下找了条凳子坐着看书去了。

  姥姥站在南房门口静静地望着外孙子。

  吴彦明的性格最像姥姥,无论心里多欢喜开心,外貌上都少少流露,无论心里多压抑难受,外貌上都不会透露,一直是一副面沉如水的大人模样。

  姥姥将整块儿凉糕用刀轻轻支解开来,一份给范伯家,一份给吴彦明奶奶家,一份给陈家。姥姥不会包粽子,但年年范婶和陈唯依都给送粽子过来,作为回礼,姥姥也将自己制作的凉糕送出一份。

  范婶起得早,起床后在院子里吞云吐雾。范婶看见了正在院子里学习的吴彦明,她没说话,怕打扰孩子学习,只是平静地站在树荫下吸烟赛神仙。

  一支烟袅袅飘尽,范婶把烟头捻灭,动手收拾整理院子里的花花菜菜,看着种种菜喜人的长势,范婶眯着眼睛笑。

  吴家院子里平静得只剩下风的声音,不外这平静没连续多久,厅堂的门“咚”的一声被撞开,吴彦军石猴出世般从屋里蹦出来,闻到香味后更是在院子里一跃三尺高。

  范婶抬头望着三儿呵呵笑。

  “姥——,范婶——,早!”吴彦军激动但没忘了礼貌。

  “呵呵,早啊三儿。”范婶笑答。

  姥姥从厨房出来,“你小点儿声,你哥那儿学习呢。”

  吴彦军这才意识到院子里还平静地坐着一小我私家。他嘿嘿一笑,“年老,我没看见你,对不起啊。”

  吴彦明冲三弟笑,低头继续看书。

  吴彦军蹦进了厨房,小声说:“姥,给我来一块儿。”

  姥姥关上厨房门,“你个小工具,不等你爸妈和你哥他们一起吃啊?”

  “我饿了呀。”吴彦军挠挠脸揉揉肚子,“姥姥你听,我肚子都叫唤了。”

  姥姥低头在吴彦军肚子上听了听,“哪儿叫了?”

  吴彦军脸上无奈地抽了抽,“姥,真的叫了,只不外声音没那么大,我这肚子很懂事,怕打扰我年老学习嘛,所以叫唤得声音很小。”

  姥姥撇嘴角笑了,“你个小机敏鬼,先吃一块儿吧。”

  “太好了,太好了。”吴彦军两手搓起来。

  姥姥用刀蘸了水,刀刚落下,就听吴彦军道:“姥,这儿,切这儿,这儿枣多。”

  “好。”姥姥凭据外孙子的要求落刀。

  “大点儿,姥,稍微再大一点儿。”吴彦军在一旁指挥。

  姥姥笑,“行,大点儿。”

  姥姥把凉糕切好装盘。

  “姥,白糖呢?”

  “那个柜子里。”

  吴彦军打开柜子拿出一罐白糖,盛了满满一大勺,撒在凉糕上,然后用勺子抹匀,接着又盛出一大勺。

  “放几多糖啊?”

  “姥,越甜越好吃。”

  “你倒真是会吃。”

  “呵呵,这样又甜又黏又香。”

  姥姥看着吴彦军抹了整整两大勺白糖在凉糕上,然后用勺子吃起来,吃到美的时候摇头晃脑。哼,这个三儿,吃属他最考究,属他会吃,两个哥哥都没这样。

  时间差不多了,家里老的小的都起来了,吴彦明的晨读结束了。

  “彦明。”姥姥看大外孙学习完了,打开门喊了一声。

  吴彦明走到厨房门口,先是看了看吃得美滋滋的吴彦军,然后才问:“姥,叫我啊?”

  姥姥拿起一盘凉糕,用白皙的笼布盖好,“把这个给范伯范婶送已往吧。”

  吴彦明颔首,接过盘子。

  “姥,我也去。”吴彦军积极道。

  “去吧去吧,一起去吧。”

  吴彦明端着盘子走在前面,吴彦军抹着嘴像只猴一样在后面蹦着。

  范伯范婶正在南屋厨房用饭,看见吴彦明来了,范婶起身笑道:“老大来了,另有三儿呢。”

  “我姥让我把这个送过来。”吴彦明把盘子放在桌子上。

  “哎哟,谢谢姥姥,每年端午都给我们送好吃的来。”范婶笑。

  “彦明彦军吃了吗?”范伯笑问,“坐下一起吃吧。”

  “哦,我们也正要用饭了。”吴彦明道。

  “彦明今年要高考了啊。”范伯道。

  “啊,另有两个月了。”吴彦明微笑。

  “现在正是要害时候了,再努把力。”范伯没再多说此外,怕给孩子压力。

  “嗯。”

  正说着,有人敲范伯家的院门。

  范婶正要转身去开门,吴彦军蹦到前面,“我去开!我去开!”

  范婶笑,“我们三儿真好,可爱干活儿了。”

  院门打开,是范婶家大女婿。

  “大姐夫。”三儿乐呵呵问道。

  “是三儿啊,乖。”大女婿抿嘴一笑,摸摸吴彦军的头。

  “大姐夫来了!”三儿转头报道。

  大女婿走进来,手里拎着一包工具,吴彦军一猜就是粽子,因为每年端午早上大姐夫都市送来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孝敬范伯范婶。

  大女婿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爸妈吃吧,热着呢。”

  范伯范婶齐颔首笑,“好好。”

  吴彦明兄弟自小接受姥姥的教育,在别人用饭的时候绝不能站在旁边看,这是最没前程的体现。

  吴彦明道:“范伯范婶,姐夫,我们先回去了。”

  “一起儿吃吧。”范伯道。

  吴彦明摇头笑,“不了。”

  范婶赶忙起身,把温热的粽子装了几只,“把这个拿着。”

  吴彦明迟疑,吴彦军也没伸手,姥姥教导不能伸手拿别人的吃的。

  “拿回去跟姥姥一块儿吃。”范婶道。

  吴彦明照旧没伸手。

  范婶笑,“这俩孩子,姥姥不让拿别人给的吃的,范婶知道,可我是别人吗?”说着把粽子塞进吴彦军手里,“跟姥姥一起吃。”

  “拿着拿着,尝尝我做的粽子好欠好吃。”大姐夫笑着说。

  吴彦军笑笑,“谢谢范婶,谢大姐夫。”

  大姐夫摸了摸吴彦军的头,“这小伙子,真乖。”

  “我们走了。”吴彦军抱着粽子,前面走了。

  吴彦明跟在后面。

  范伯范婶继续用饭,大女婿进屋找活儿干去了。

  端午节的早饭就是凉糕和粽子,这两样食物一吃节就算过了。

  张丽娥看了看屋门上,“艾草呢?”

  吴彦军一拍脑门,“我给忘了。”

  “就记得吃了。”张丽娥笑。

  吴彦军把艾草拿出来,“我的亲哥哥,帮帮我呀。”

  吴彦明和吴彦章笑着起身,帮吴彦军把艾草插在各屋的门上,南屋门上也插上,又分给每小我私家一小根儿挂在身上,吴彦军在耳朵上别了一枝,给妹妹耳朵上也别了一小枝,吴四丫感受头上有工具,一直用手扒拉耳朵,一家人看着她乐。

  “快用饭吧。”姥姥招呼。

  一家人陶醉在香甜的气氛中,这是姥姥支付了一夜辛苦换来的美好。

  院门铃声响,一家人停了手中的筷子,朝门口望去。一张漂亮的笑脸泛起在众人眼前,陈唯依来了。

  “姥——”陈唯依进门就喊了一句,她跟哥仨的习惯是一样的。

  “二妞来了。”姥姥回应。

  “我来给姥送粽子来了。”陈唯依说着,走近了一家人。

  吴彦明笑笑。

  陈唯依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笑盈盈道:“今年都是我跟我姐包的,有小红枣的,有豆沙的。”

  姥姥握住陈唯依的手,“好孩子,年年给姥送好吃的。”

  “二妞吃了吗?”张丽娥问:“坐下一起吃吧。”

  “我吃了。”陈唯依笑眼望了望吴彦明。

  “我吃完了。”吴彦明道。

  “那你们先上学去吧。”姥姥道。

  “哟,四丫长大了许多几何啊。”陈唯依笑着道:“一天一个样儿,越长越可爱。这个给四丫吧。”陈唯依拿出一只香囊放在四丫手里,“这我做的,给四丫戴着玩儿吧。”

  张丽娥拿起香囊看,“二妞这手艺真好啊,做得真漂亮。”

  “好什么呀。”陈唯依甜甜一笑。

  “走吧。”吴彦明从里屋出来。

  “那,我们先走了。”陈唯依道:“姥姥,我们先走了,姥姥姥爷再见,吴叔丽姨再见。”说完冲各人招招手。

  望着陈唯依和吴彦明的背影,姥姥笑了,“这丫头真是招人喜欢。”

  张丽娥笑笑,没说话。

  姥姥喊住大外孙:“彦明,别忘了把那盘凉糕拿给你姜姨。”

  陈唯依回过头甜甜一笑,“谢谢姥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