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幸福巷37号

第三十七章

幸福巷37号 寐人雨 2243 2020-09-18 12:30:00

    枝叶繁盛的白杨如一把巨伞为整个小院遮起阴凉。

  范伯喜欢两件事,晒太阳,喝烧酒。太阳晒进院子的时候,只要有时间,范伯都市拿把马扎坐在院子里,看看报喝品茗,或是爽性什么都不做,只闭起眼睛尽情享受阳光,阳光在西,他就坐在院西,阳光在东,他就挪到院东,范伯搬着马扎追着阳光跑。院子里晒不进阳光的时候,他就拎着马扎到大街上去晒,找个有阳光的地方一待,再找个熟人聊上一阵。

  张丽娥经常夸奖范伯的这种养生之道。

  范伯呵呵一笑,说他不懂什么养生,就是觉得晒太阳舒服。

  范伯的衣服向来都是极松宽的那种。

  张丽娥问过范伯,穿松宽的衣服是否也是一种养生之道。

  范伯笑道:“就是舒服,宽宽大大的舒服。”

  范婶摇头,“老范特别怪,衣服瘦一点儿都不行,非得穿那又大又宽的,冬天的棉裤也是,瘦一点儿贴身多暖和,人家就不穿,非得让我把棉裤做得像两个洪流桶。冬天冷风嗖嗖的,多冻得慌,可人家就不听我的,说那样才舒服。”

  范伯比范婶大十几岁,如今范婶四十出头,范伯快要六十岁了。

  张丽娥刚搬进这条胡同的时候,范婶二十多岁。范婶给张丽娥的第一印象是:身姿挺拔,美丽大方,伶牙俐齿。一晃眼十好几年就已往了,身材和美貌都徐徐被时光磨损。

  张丽娥当年第一次知道范伯和范婶的年龄差距时,大吃了一惊,伉俪俩差了十七岁,这可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厥后才了解到,范伯是二婚,以前在南方老家有家室,妻子去世了,家里还留有一个儿子。再厥后两家人更熟悉了,张丽娥半开玩笑地探询范伯范婶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范婶说就是一个偶然的时机,范伯看上了她的美貌,范婶爱上了范伯的学问。范婶的怙恃得知闺女看上一个比她大十七岁的老头子,照旧二婚,打死也差异意。范婶跟自己的家庭经过了多番猛烈的斗争,最后私奔,才跟范伯走到一起的。

  张丽娥笑着轻叹,没想到眼前这对看似平凡平静的老夫少妻,当年却有这样轰轰烈烈的情感故事。相比力范伯范婶,张丽娥和吴尚荣的相遇相识更普通一些,年轻时他们同在师范学校学习,二十岁那年,有人给张丽娥介绍了吴尚荣,吴尚荣比张丽娥高一个年级,为人踏实老实,厥后两人见了面,相互都觉得挺满意,就相处起来,结业之后就结了婚。他们的情感故事很简朴,像无数普通伉俪的故事一样。

  无论年轻时经历过怎样轰轰烈烈的开端,两小我私家过起日子来都是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久了都像一杯白开水。张丽娥听范伯范婶吵过,范家也听吴家打过闹过。

  张丽娥恍然,一眨眼自己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三个儿子都那么大了,老多数要上大学了。想不到呀想不到,时间过得太快了。

  住在吴家西边的老张家搬走了。张家两个老人年岁都大了,搬去跟儿子一起住了。张家奶奶以前也经常过来跟姥姥聊天,厥后腿脚欠好了,出门的机率越来越少,再厥后张家奶奶就不出院了。

  老张家搬走以后,吴家旁边的院子空了挺长时间,一直没人住。直到前些天,才搬进来一对年轻匹俦。姥姥看见这对年轻人笑了,这不是谢家大姨的闺女女婿吗?谢家大姨就住在范伯隔邻,闺女们经常来看她,她的孩子们姥姥都认识。

  谢大姨有两女一儿,几年前丈夫去世了。谢大姨一直跟儿子儿媳住在一个院子里,应该说是儿子儿媳住在谢大姨的家里。谢大姨的两个闺女都嫁出去了,家里只剩下小儿子,儿子结婚以后就一直跟谢大姨住在一起,小院三间正房,谢大姨腾出两间给儿子儿媳住,自己住一间。儿子儿媳刚结婚的时候说的很好,说是要给谢大姨养老,谢大姨很开心,逢人便说自己的儿子没白养,娶的媳妇也懂事。时间一长,儿媳妇的嘴脸就不似刚结婚的时候了,隔三差五跟儿子喧华,话里话外都是嫌老太太麻烦,不想让她住在这儿了。

  谢大姨为人和善隐忍,在家受了气一般也不说,除非被儿媳妇欺负得厉害了,心里实在难受,才找姥姥和范婶念叨几句。

  看谢大姨越是忍气吞声,范婶越生气,范婶说:“屋子是谢大姐你的,他们凭什么让你搬出去?要出去也应该是儿子儿媳妇滚出去,他们太不像话了,你天天伺候着他们,他们吃你的喝你的住你的,还欺负你,他们是什么工具?是人吗?儿媳妇一开始还假惺惺的装得挺好,这才几天就装不下去,就露出天性了,什么工具!谢大姐你真是好人,你太好脾气了,这事儿要换作我,我早跟他们翻脸了,打也得把他们打出去,让他滚得远远的。”

  姥姥跟谢大姨是一样性格的人,能忍则忍,姥姥暗自庆幸自己运气好,遇到的女婿也是个好相处的。谢大姨就没那么幸运了,唉。

  范婶说:“谢大姐,你不能这么一再退让,该骂就得骂他们,该脱手就得脱手,对小辈不能总惯着,虽说是亲儿子,可儿子现在娶媳妇了,他们是一家人了,跟咱们当妈的就不是一家了,你明白吗?那闺女一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儿子也一样,娶进来媳妇,他也是别人家的了,都是外人。”

  谢大姨琢磨着范婶的话,孩子们都有了家,跟自己都不是一家人了,唯一跟自己是一家人的老头子也没了,现在就剩下她自己了,越想心里越难受。

  谢大姨也就是把苦水跟相处不错的这两个街坊倒一倒,说出来心里好受些。至于范婶给她出的那些主意,她万万也不行能付诸实施,她没有范婶那样的一张利嘴,没有范婶那样的泼辣性子。

  谢大姨的二闺女两口子是随着公婆一起搬过来的,谢大姨的这个亲家公祖上一直都是做生意的,考究风水,说是吴家隔邻这院子呈刀形,是财源滔滔之兆,于是亲家公相中了这个院子,厥后才知致谢大姨也住在这条胡同里。

  最近谢大姨儿媳妇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好言好语恳切诚意地看待谢大姨,原因是儿媳妇有身了,她需要谢大姨留下伺候她。谢大姨一听有孙子了,再看儿媳妇现在的态度,心情也许多几何了。横竖闺女就住在同一条胡同里,有什么事另有闺女这个靠山呢。

  吴家跟新邻居相处得不错。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