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幸福巷37号

第六十二章

幸福巷37号 寐人雨 2518 2020-10-12 12:30:00

    吴彦军放了学跑去场院找陈唯刚一起练武术,他也偷偷练了快一个月了,好不容易攒够一块钱才气随着八十万禁军教头学两招,他一天也不舍得延长。练完武术两人一起回家。陈唯刚问:“明哥来信了吗?”

  “没啊。二姐呢?”

  “我二姐昨天来信了。”

  “那我年老怎么还不来信?一会儿回去问问我姥。哎,二姐有没有说市里有彩色的雪糕?”

  陈唯刚眼望望天,回忆了一下信的内容,摇头说:“没说。”

  吴彦军失望了,二姐肯定忘了帮他看了。他期待着年老的来信,他特意嘱咐过年老,到了省城看到彩色雪糕,一定替他尝尝是什么味道。

  吴彦军满头大汗回抵家,从瓮里舀了一瓢水就喝。

  姥姥问:“这是干吗去了?这一头汗。”

  吴彦军“咕咚咕咚”地喝着水,顾不上回姥姥的话。

  姥姥和四丫望着吴彦军饮下了一瓢水。

  吴彦军把瓢挂在瓮边,抹了抹下巴上的水,说:“舒服!”

  姥姥笑,“凉不凉呀?喝那么凉的水小心闹肚子。”

  吴彦军咧嘴一笑,说:“姥,不凉,好喝着呢。”

  四丫扶着墙学步,小手指着树上的鸟嘎嘎嘎地笑。

  吴彦军抬头看了看,“我妹笑什么呢?看见什么了?”

  姥姥说:“你妹听见鸟的叫声就兴奋。”

  吴彦军笑了,“是吗?鸟叫有什么好听的?我妹是不是看见树上的果子了?馋了吧?笑着想吃果子?”

  吴彦军扔下书包就往树上爬。

  “你干吗?果子还没熟呢。”姥姥挥手让外孙子下来。

  吴彦军笑着看姥姥,人却三两下爬上了树,探手摘了一个最大的果子,然后从树上“咚”一声跳下来。

  姥姥被吴彦军吓了一大跳,“这孩子,那么高都敢往下跳,小心摔着。”

  吴彦军扯着嘴呵呵笑,“没事儿,姥,我会轻功。”说完把果子递到四丫手里,“来,拿着吧,尝尝。”

  四丫倒像是听懂了吴彦军的话,拿着果子就往嘴里放。

  姥姥赶忙把果子从四丫手里抢过来,“洗洗再吃。”

  吴彦军笑,“没事,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姥姥舀了少半瓢水,把果子冲洗洁净,递回到四丫手里。四丫接着啃果子。

  吴彦军看四丫啃了半天也啃不动,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哦,我妹还没牙呢,这半天啥也没吃着。”

  姥姥笑笑,“啃着玩儿吧,磨一磨牙床出牙快。”

  吴彦军摇头晃脑地看了一会儿四丫,问:“对了,姥,我年老来信了吗?”

  姥姥摇头。

  “刚子说他二姐来信了,我年老怎么还不往家写信啊?”

  自从那天在车站送走了大外孙子,姥姥心里一直欠好受,过了好几日才缓过来。天天就盼着大外孙子往家写信,也不知道外孙子一小我私家在省城过得怎么样,吃啊住啊都习惯了吗?这孩子,怎么也不来信告诉我们呢?

  姥姥说:“再等等吧,可能你年老学习忙吧,他走的时候不也说了吗?一有空儿就给家里写信,再说了,省城离得那么远,就是写了信,路上也得走好些天呢。行了,你快学习去吧。”

  吴彦军看了时间,“哟,我得赶忙了。”

  姥姥抱起四丫,站到大门外往胡同口张望。现在已经是下午了,邮递员不会来了,也不知道大外孙写的信走到哪儿了,或者还在省里,也或者出省城了。姥姥希望,从省城寄出的那封信正在快马加鞭朝她赶来。

  第二天上午,阳灼烁媚。

  姥姥抱着四丫出了胡同,跟一帮街坊闲话去了。四丫第一次见着那么多陌生面孔,一直躲在姥姥怀里不愿下来。姥姥给四丫介绍说:“这都是咱家街坊,这是刘姥姥,这是常奶奶,这是马大姨,这是……”

  四丫瞪着两只眼睛看,管她们谁是谁,横竖谁也不认识。

  邮递员从大路骑车拐进胡同来了,姥姥抻直脖子望着。自行车越骑越近,姥姥抱着四丫站起身来,待那身制服骑到面前,姥姥问:“小伙子,有我家的信吗?”

  邮递员停下车,问:“大娘,你住哪个门啊?”

  “里边,37号。”

  邮递员低头翻了翻书包里,“没有啊大娘。”

  姥姥点颔首,“哦”声中带着些失望。

  邮递员蹬着自行车走了,身后留下一串清悦的车铃声。

  “吴家姥姥这是盼外孙子来信呢吧?”

  “啊。”姥姥笑了笑,抱着四丫坐下,心中空落落的。

  四丫越长越可爱,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不说话也逗得姥姥奶奶们很开心。

  连着一个星期,姥姥每天都抱着四丫坐在巷子口,看着邮递员来了走了,又来了又走了,始终没有带来大外孙子的信。

  姥姥抱着四丫从外面回来,走到院门口,她抬头看了看门上的门牌,幸福巷37号,没错啊。怎么这么多天也没收到大外孙子的信?不应该啊。邮递员会不会投错地址了?

  姥爷从外面打羊奶回来,走到门口看姥姥正望着门牌入迷,姥爷走到门口,也抬头望了望,问道:“你这干吗呢?”

  姥姥收回目光看向姥爷,道:“你说邮递员会不会送错地址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收到彦明的信。”

  姥爷摸着髯毛笑了笑,“大外孙子上大学了,作业肯定特别忙呗,他有空儿会写信的,啊,别担忧了,进屋吧。”

  “会不会是门牌号没颜色了,邮递员看不见啊?忘了给咱们送信了?”

  姥爷笑着慰藉说:“不会的,快进屋吧,给四丫喝羊奶了,你看四丫都饿着,一直盯着奶瓶笑呢。”

  姥姥被姥爷推着进了屋,心里一直还在琢磨这事。

  吴尚荣和张丽娥在大儿子离开家头几天也特别想儿子,事情一忙日子一忙,感受也就慢慢淡下来了,想归想,张丽娥不会因为想儿子再掉眼泪了。

  吃罢晚饭,吴彦军刚要缠着姥爷讲三国,就被张丽娥揪着耳朵扔进里屋,“你作业还没写完呢,讲什么故事?你爸一会儿就回来了啊。”

  吴彦军揉着耳朵,“妈,就听十分钟。”

  “一分钟也没有。”

  吴彦军噘着嘴,回屋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好,写作业。”

  第二天一早,上班上学的都走了。

  姥爷从南屋找到一点儿红油漆,踩着凳子把门牌号上的“37”漆得鲜红。然后找来了块木板,又拿来把锯,掇了条凳子,在院子里干起了木工活。

  姥姥走出院子,问:“你这干吗呢?”

  四丫一直盯着姥爷手里那把发作声响的锯。

  “啊,当木匠啊。”姥爷笑着回覆。

  姥姥不解地看着姥爷。

  姥爷拿起锯下来的木板,“我也给咱家做个信箱,像范伯家那样的,挂在门上,邮递员送信的时候可以把信投在信箱里,这样你找的时候也方便。”姥爷举起手里的木板用眼睛瞄了瞄,又说:“我把门牌号又漆了漆。”

  姥姥抱着四丫走到大门外看了看,鲜红的“37”无比清晰地跳入眼帘,姥姥笑了笑。老头子还挺有心。

  姥爷年轻的时候也干过木工,现在虽然上了年纪,但活儿干得依然爽性漂亮。一会儿时光就把信箱制作完成钉在了大门上。

  家里新添置的任何一件工具,无论巨细贵贱,都市让一家人新鲜欣喜一阵。

  吴彦军中午回家,发现家里也有了一个像范伯家一样的信箱,兴奋地跳起来,且主动请求继续大任,“以后拿信这事儿就交给我了!请各人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