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幸福巷37号

第六十五章

幸福巷37号 寐人雨 3451 2020-10-15 12:30:00

    吴彦军跑进屋,把黑夜彻底留在了身后。他觉得自己刚刚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竟然在晚上独自跑过了半条巷子。

  “妈,药来了。”吴彦军把药交到亲妈手上。

  张丽娥赶忙把药喂给姥爷。

  姥爷每次胃疼就吃这种药,不长时间就能起效。

  吴彦军兴奋地告诉姥姥和姥爷:“我适才自己跑回家的。”

  张丽娥问:“你爸呢?”

  “财叔非拉着爸去他家下棋。”

  “你爸也真是,不说回来先送了药,姥爷还难受着呢,他就玩去了,什么事要紧什么事没关系他都分不清楚了。”张丽娥一脸不兴奋。

  “妈,有我呢。”吴彦军拍拍胸脯。

  张丽娥看看儿子,心里宽慰了许多,没错,老公指不上另有儿子。

  姥姥说:“三儿,桌上缸子里有水,你喝点儿吧。”

  吴彦军蹿到桌旁端起缸子喝起来,刚咽了一口就笑了起来,“姥,是糖水,好甜。”

  姥姥笑了笑,“那你就多喝点儿。”

  “是你爸给你放在这儿的。”张丽娥没那么生气了。

  吴彦军抱着缸子笑,咕咚喝了多数缸子。

  姥爷吃了药缓过来了,又过了一会儿坐起身子笑了笑,“没事了。”

  张丽娥用眼睛翻姥爷,“现在是没事了,以后可记着,喝酒伤胃。”

  姥爷老实所在头,“知道知道。”

  吴彦军看姥爷好了,爬上炕笑嘻嘻地嘱咐姥爷:“姥爷,别忘了明天给我买一个提浆娃娃啊(娃娃形状的月饼)。”

  姥爷慈祥地摸着三儿的脑瓜说:“姥爷记着呢。三儿要老寿星样子的,照旧要娃娃样子的?”

  “要娃娃的,要大的。”

  姥爷笑笑,“好,大的。”

  张丽娥走过来说:“你姥爷哪年也没忘了给你买娃娃。”

  吴彦军呵呵一笑,“就是就是,姥爷最好了。”

  姥姥拍着四丫入睡。

  张丽娥对吴彦军说:“你小点儿声,别吵妹妹。”

  吴彦军缠着的胳膊,让姥爷说故事。

  八月十五早上,送走两个外孙,姥爷就出门了。

  张丽娥一再嘱咐加警告:“不许喝酒了!”

  姥爷乖乖颔首。

  中午,吴彦军一进胡同就闻见了各家油炸糕的味道。

  油是很是珍贵的,只有在大节日家里才会做油炸食物。

  吴彦军提着鼻子一路闻,闻进了自家院子。

  “姥——,我回来了——”

  张丽娥问:“怎么才回来?就等你了。”

  吴彦军哪敢说他被老师留下改作业了,说了肯定是一顿臭骂。大过节的,他可不想给自己惹这种不痛快,嘿嘿一笑什么也没说。

  油炸糕,炖大菜,一家人的中秋节午饭。

  吴彦军看姥爷,“姥爷,买娃娃了吗?”

  张丽娥瞪了三儿子一眼,光惦念着吃的。

  姥姥笑,“买了,晚上吃吧。”

  “放哪儿了?我看看。”吴彦军站起来要去蕴藏室。

  “先吃你的饭!”张丽娥又瞪三儿子。

  吴彦军悻悻坐下。

  吴尚荣看看吴彦章,二儿子果真是长大了,对提浆娃娃那种小孩食物已经不感兴趣了,三儿照旧个小孩,对这种吃的照旧那么上心。

  吴彦军扒完了碗里的菜,就跑到蕴藏间去了,柜子上有一个纸包,他小心地打开,是四个娃娃,一个娃娃样子的,小的,三个老寿星样子的,大的。吴彦军笑笑,这个小号的肯定是给妹妹的,这三个是他们哥仨的。吴彦军不敢现在把娃娃吃了,他怕亲妈会来撕他的嘴。他小心地将娃娃包好放回原处,心满意足地从蕴藏室出来。

  “三儿兴奋了?”姥爷笑。

  “姥爷,买了四个呢?”吴彦军问。

  姥爷说:“啊,你们姊妹四个一人一个啊。”

  “可我年老也不在家啊,怎么给他呀?”

  “那就等他回来给他呗。”

  “那会不会坏了呀?”

  “不会。”

  吴彦章若有所思,奶奶是明明看到眼前有好几个孙子,却只买了一个娃娃;我姥爷呢,明明外孙子不在,还给外孙子买了娃娃。其实在姥爷准备买娃娃之前,他已经跟姥爷说过不用给他买了,他都长大了,娃娃是小孩吃的工具。可姥爷照旧给他买了。吴彦章想着,心里叹了叹。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

  放了学下了班人们都急急往家赶,回家吃团圆饭。

  中午吃了油炸糕,晚上喝大豆红粥。

  最重要的节目在晚饭后。

  月亮升上来以后,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月饼,吃了团圆月饼,中秋节才气算过得圆圆满满。

  姥姥把席子擦得干洁净净,说:“老二老三,把炕桌摆上,今年咱们在炕上团圆。”

  “太好了,姥,我最爱坐在炕上吃工具了,平时我妈都不让上炕吃工具,说我掉渣。”

  张丽娥拍了一下三儿的脑瓜,“快去干活儿,又告的我状。”

  吴彦章嘿嘿笑。

  方形的红色炕桌放在席子正中,姥姥认认真真地把桌子抹了一遍又一遍。

  “行了,把团圆月饼拿上来吧。”姥姥说。

  “我去拿!”吴彦军跳下炕。

  张丽娥一把扯住三儿子,“我去吧,你再给弄坏了。”

  吴彦军不敢去了,去年中秋节,他捧着团圆饼被门槛绊了一跤,把月饼摔坏了,被张丽娥狠狠骂了一顿。

  吴尚荣看三儿子一脸扫兴的样子,说:“三儿,走,跟爸去摘果子。”

  吴彦军一听摘果子,马上又来精神了。

  吴尚荣照着手电,吴彦章找来一条凳子踩着去摘果子,吴彦军早就蹿到了树上,一会儿就装满了四个衣兜。

  吴彦军从树上下来,掏出果子就往嘴里塞。

  “洗洗再吃。”吴尚荣说。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吴彦军乐呵呵地咬着果子。

  进了屋,吴彦章惊恐地看着吴彦军,抬起一根手指头朝吴彦军身上指了指。

  吴彦军面无心情,“二哥,又想吓唬我?我都进屋了,我不怕黑了。”

  吴彦章的心情没有变,惊恐地指向吴彦军的脖子。

  “爸,你看我二哥,进屋还想吓唬我,屋里又不黑。”

  吴尚荣边洗果子边抬眼看了看吴彦军,然后也睁大了眼。

  吴彦军被亲爸和二哥的心情弄糊涂了,“怎么了?”

  “别动别动。”吴尚荣找来了一根小棍,把吴彦军脖子上毛虫挑了下来。

  吴彦章看见那条又大又粗的毛虫时,发出“啊——”一声惊呼,不亚于看到鬼。

  吴彦章哈哈笑着进到里屋。

  吴尚荣把吴彦章从屋里喊出来,让他给范伯家送几个果子已往。

  吴彦章呵呵笑地出去了。

  吴彦军摸着脖子心里一阵阵发凉,总觉得另有条大毛虫在他脖子上游走。

  姥姥把切好的团圆饼放上了炕桌,家里一共八口人,姥姥将团圆月饼切成九块,其中八块是给家人吃的,第九块是用来供月亮用的。

  吴彦章从范伯家回来,走到自家院子时望了望天,月亮又圆又大,特别漂亮。

  姥爷敲敲窗户,叫吴彦章进屋。

  一家人上了炕,围坐在桌旁。桌上有月饼、苹果,另有茶水。

  吴四丫看见桌上有果子,伸小手拿了一个就往嘴里放,一家人看着她乐。

  姥姥说:“团圆了,过中秋了。团圆月饼一人一块。”

  姥姥把供月亮的那块月饼拿到另一个盘子里。

  待人人把属于自己的那份月饼拿走后,盘子里还剩下一块月饼。

  姥姥把眼睛眨了又眨,眼泪才没掉下来。

  姥爷笑了笑,说:“这是彦明的,给他留起来,等他放假回来吃。”

  “三儿,去把娃娃拿来。”张丽娥说。

  “嗯,我差点儿忘了。”吴彦军蹦下炕,跑到蕴藏室拿来娃娃。

  姥姥把娃娃分发给孩子们,“老二的,老三的,这个是我们丫头的。”姥姥把月饼娃娃递到四丫手里,四丫呵呵笑,拿着娃娃看来看去。她看见二哥和三哥把娃娃放进嘴里咬,她也学着放进嘴里,但是咬不动,咬不动也一直咬。姥姥抹着眼角笑了。

  “把彦明的那个娃娃跟团圆饼放在一起,等他放假回来吃。”姥爷说。

  姥姥把剩下的那只娃娃和团圆饼用纸仔细包好,眼睛又湿润了。“也不知道彦明现在干吗呢,也不知道他今天有没有吃月饼。”

  张丽娥看姥姥眼里有泪,自己也受到了熏染。

  吴尚荣说:“姥姥别担忧了,他肯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

  姥姥抹着眼睛笑了笑,然后看向吴彦章,大外孙子今年离开家了,老二明年考上学校也要离开家,想着想着又惆怅起来了。

  姥爷拍拍姥姥的胳膊,“嗳,大过节的,别这样了。”

  姥姥背过脸去擦眼泪。

  吴彦章说:“我适才听范婶说今天是范伯的生日。”

  吴尚荣想了想,说:“可不,八月十五,是老范的生日。”

  姥爷摸着胡子说:“嗯,老辈人都说男人要是十五过生日会当官。”

  “所以我范伯现在当官了。”吴彦军说。

  “妈,咱家谁的生日是十五?”吴彦章问。

  张丽娥笑,“这事儿问你姥。”

  姥姥笑了,“你爸,另有你哥。”

  吴彦章乐了,“那咱家能出两个当官的。”

  众人呵呵一笑。

  吴四丫扶着窗台望外面。

  吴彦军搂着妹妹,边往外瞧边问:“姥爷,你说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姥爷凑到窗前望了望,笑笑说:“传说有。”

  “那她过八月十五吃月饼吗?”吴彦军看姥爷。

  姥爷摸摸胡子,又摸摸三儿的头,“这个,姥爷可就不知道了。”

  一家人围在桌旁聊天、品茗、吃果子,时不时看看屋外那轮明月。

  临睡觉之前,姥姥让吴彦章把盛有月饼和苹果的盘子放到厢房顶上。

  吴彦军好奇地问:“姥,月亮真的会来吃月饼吗?”

  姥姥笑,“嗯,会的。”

  每年姥姥都市供月亮,吴彦军每年都市这样问,姥姥每次的回覆都是肯定的。吴彦军一直都很好奇,月亮是怎么把月饼吃了的呢?每年八月十六早上起床后,他都市去检察盛放月饼和果子的盘子,里面确实什么也没有了。姥姥说,月亮把月饼吃了。

  吴彦军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二哥,你说,月亮是怎么把月饼吃了的呢?”

  吴彦章翻了个身,说:“用嘴吃的呗。”

  此时,吴彦明正站在宿舍的窗前,看月光柔柔地照拂着大地,他现在真正理解了诗里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