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黄土地上的人们

第十三章

黄土地上的人们 和一宣 952 2020-11-13 13:52:29

  尽管肚子并不能填饱,但是人们似乎不是十分在意,也许是早已习惯。人们在白昼干完了超强度的劳动之后依然能够在夜里“狂欢”,真心是难能可贵的。

  徐玉芬的丈夫在东山投军,东山距离村子并不算远,如果能骑着村里赵保生的自行车或许需要三个多小时到达那里。赵保生家的老大在城里上班,厂长的千金相中了他就送给他了一辆自行车,赵金林觉得自己用不上就骑回了家给了赵保生,这是村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这可让赵保生长了大脸!只要有空,赵保生就会拿着一块崭新的抹布仔细的擦自行车,不让自行车有一点点的灰尘。村里人有急事想借他的车,可是各人都不会骑。赵保生也算大方,他教会了许多村民,而且“有求必应”——这是他家老大赵金林千嘱咐万付托的。赵金林为人谦和,做事沉稳,从来不小看每一小我私家,这也是厂长千金喜欢上他的原因。尽管自己成了“人上人”,赵金林依然保持着农民的习惯,他在自家院子里开辟了一块地,地里种着玉米,地瓜,另有种种各样的菜,他的丈母娘很是喜欢他,更喜欢他种的菜。每当村里有人来城里服务,只要找到他他一定会忙前忙后的藏来人把事情办妥,还要掏钱请人家用饭,村人回村后必到赵保生家千恩万谢,逢人便夸赵保生家生了一个好儿子。赵保生被人戴了高帽子,想做一个“普通人”也做不成了。

  徐玉芬是借赵保生的自行车的次数最多的人。她经常要骑着自行车去接他的丈夫高洪涛,高洪涛休完了假她还要把他送回去。高洪涛在队伍上治理伙房,所以他每次回来都市带一些面包和肉,这在农村可是险些见不到的好工具!徐玉芬小心的割下一小块肉趁着夜色给赵保生悄悄地送去,赵保生虽然家里不缺钱,但是也不能经常买到肉,所以,徐玉芬的肉解了他们一家的馋。有肉吃的身体明显的要比光吃粮食的身体结实,也明显的更持久。于是他们两家的关系便成了“牢固的革命友谊”,坚不行摧。

  高洪涛已经很久没回家了。徐玉芬自己照顾着四个孩子,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也没顾得上去队伍看一看。这几天她总是觉得有些慌慌,也许是太劳累了!徐玉芬也没多想。

  这天下午,徐玉芬正在地里干活,村书记高峻春突然慌张皇张的跑来找她:“她婶子——你家来了几个投军的——”

  “投军的?——应该是洪涛队伍上的战友——”徐玉芬扛起锄头跟队长徐老奎“请假”,徐老奎摆摆手:“回吧——今天算你全工!”

  以前的时候,高洪涛也让他的战友来过家里——他因公出差就让战友把工具帮他送回家。

  徐玉芬回到了家。几个投军的看见她立刻排成一排“啪”的一声立正,敬礼!

  徐玉芬被吓了一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徐玉芬的声音有点哆嗦。

  “嫂子!——”投军的声音有些哽咽:“嫂子——高班长他——”

  “他怎么了?”徐玉芬急了,她一把抓住投军的胳膊:“你说!他怎么了?”

  “高班长牺牲了!”投军的哭出了声。徐玉芬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她怎么也不相信一直结实结实的丈夫会说没就没了!

  徐玉芬两眼发直,她没哭也没闹,就那么一直呆呆的坐在地上,一点消息也没有。

  “嫂子——你要是难受就哭出来吧……”

  “我不难受——我就是觉得堵得慌——”平时看起来脆弱不堪的徐玉芬此时竟然坚强的像个战士。

  “他现在在哪里?”

  “嫂子,我们现在带您去见高班长……”

  “好!”徐玉芬让老大高振国看着弟弟妹妹:“振国,在家好好带弟弟妹妹,娘去一趟你爹干活的地方……”

  “哦……”高振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机械的点颔首,茫然的看着母亲。

  徐玉芬什么也没顾得收拾就急急遽的随着他们走了。

  高洪涛静静的躺在队伍大院的一间洁净的屋子里。他面容祥和,似乎是很满足。徐玉芬轻轻的抚摸着他的脸颊,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她终于忍耐不住声嘶力竭的哭了出来!

  哭够了,徐玉芬擦干了眼泪,转身对站在她身边的人说道:“凭据你们的事情法式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大嫂,我是队伍上的政委,我叫李晓东——”接下来,李晓东简朴的给徐玉芬讲了队伍的部署,徐玉芬一直平静的听着,到最后,她平静的说:“行!一切听从队伍的部署!”

  队伍开了追悼会,然后把高洪涛火葬了。徐玉芬捧着高洪涛的骨灰盒坐着队伍上的车回了家。

  发完丧,徐玉芬一下子从一个娇贵的“公主”酿成了无依无靠的未亡人,从天上掉到了深渊里!

  每一个母亲都是伟大的。徐玉芬曾想过随着丈夫西去,每当看着四个可爱的孩子,她的心就软了下来。丈夫已经死了,如果我再死了,孩子们怎么办?谁来照顾他们?他们长大了谁给他们娶媳妇,办妆奁?不行!为了孩子,我一定要坚强起来!一定要撑起这个家!

  徐玉芬白昼上工,晚上就随着村里的人到十里路外的煤矿上“捡漏”。那些拉煤的车在经过坑坑洼洼的路面时总会颠晃下一些煤块,勤劳的人们在一旁守着,等车开已往之后就趴到路上捡那些煤,运气好的话一个晚上能捡一麻袋,运气欠好也能捡一箩筐。人们把麻袋或者箩筐绑在独轮车上,推着吱吱嘎嘎的独轮车往家里走。

  厥后,到路上捡煤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多数是壮劳力,徐玉芬一个女人论力气不如他们,论个头也比不上他们,她只好另寻他法。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徐玉芬在渣滓山下面的水渠里发现了煤块,她挽起裤角蹚进水里捡那些煤块,有的煤块像拳头,有的煤块还没有小拇指大,徐玉芬瞪着俩眼珠子贴在水面上努力的寻找,一个晚上也能捡上几十斤。煤块一部门留着到冬天取暖和做饭,一部门卖给村人换一些零花钱。夏天还好,水不凉,天气不冷,到了冬天,砭骨的水似乎要刺穿小腿,徐玉芬咬牙瞪眼的坚持着,坚持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