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清穿之天作之合

第20章 佟家女的命

清穿之天作之合 凉城心不凉 2249 2022-02-04 23:22:58

  “皇上待臣妾之心,臣妾铭感五内,但是有些话臣妾怕现在不说以后就没时机说了,臣妾要说的是胤禛那孩子。”

  “胤禛自幼便养在臣妾跟前,他虽不是臣妾亲生的,但是臣妾待他宛如亲生,臣妾身子欠好,也没能尽到一个做额娘的责任,反而让他忧心臣妾这个做额娘的,臣妾怕若是臣妾去了,那孩子被人欺负了。”

  “原本臣妾想着有德妹妹在,胤禛到底是她亲生的,可前几日臣妾才听说德妹妹把胤禛送去的马甲当成柴给烧了,第一次据说是那马甲不小心被弄脏了,厥后胤禛又让人送了一次去,可第二次也是如此,这就让臣妾有些忧心了。”

  “皇上,臣妾这辈子所求不多,佟家有皇上在,臣妾不必多问,唯一让臣妾放心不下的就是胤禛那孩子,臣妾只求皇上能多多疼惜一些那孩子,若不是臣妾,德妹妹跟胤禛也不会母子疏散,以至于德妹妹竟把胤禛也一起怨上了,让他们如今生分疏离。”

  康熙听了这话,又好气又心疼,气是对德妃发的,心疼自然是对佟皇贵妃和胤禛了。

  “表妹这话说的,即是表妹不养着胤禛,她一个包衣宫女身世的嫔妃其时也养不得皇子,表妹为此还给她求了嫔位分,是她太不知足。”

  康熙这人也是嘴毒,一句包衣宫女身世,再一句不知足,若是这话传出去,德妃非得要把自己气死不行。

  “皇上,她到底生了胤禛,她给了臣妾一个这样孝顺的儿子,臣妾便不会跟她盘算那些小事,只是从前臣妾不愿盘算,那是胤禛有臣妾护着,往后若是臣妾护不着了,臣妾也怕啊!胤禛是臣妾养大的,她不疼,臣妾可心疼着呢!”

  康熙为佟皇贵妃一腔慈母心肠感动不已,这么些年下来,宫里伺候的嫔妃也都知道康熙的性子,最喜自己的嫔妃有慈母心肠,更喜看到自己的嫔妃和孩子母慈子孝。

  佟皇贵妃这番体现算是直接戳到康熙的点上了,康熙作声道:“胤禛是朕的儿子,也是表妹养大的孩子,有朕在,没人能欺负他。”

  得了康熙这话,佟皇贵妃露出一个笑容来,不外瞧着照旧颇为虚弱,又让康熙心疼的不行。

  “有皇上这句话,臣妾也能放心了,旁人臣妾信不外,皇上的话臣妾是信的。”

  看着佟皇贵妃全然信任的目光,康熙心里也决定日后多关注一下四儿子。

  佟皇贵妃身子弱,没说几句话就昏昏欲睡,康熙也就不打扰她休息,回去后康熙就让人去查永和宫的德妃,一查,果真如同佟皇贵妃说的那样,德妃把戈柔两次送去的衣裳给烧了。

  康熙这人也是极有意思的,在他心中,儿子的职位是高于嫔妃的,纵然那个嫔妃是他儿子的生母,只要苛待了他儿子,那就是嫔妃的不是。

  德妃因为原先的几件事还在康熙的“黑名单”上没放出来呢!这下好了,“黑名单”上又多添了一份辉煌事迹。

  景仁宫,佟皇贵妃睡了一觉,睡得不怎么踏实,醒来后嬷嬷喂她吃药,忍不住说道:“娘娘何须为了四阿哥的事如此费心,您如今合该好好养好身子才是。”

  “我的身子我清楚,再养也就那样了,胤禛那孩子到底跟我母子一场,我们佟家的女人都没有母子缘,姑姑虽生了皇上,但是跟皇上母子缘浅,没能等皇上长大就去了,也没想着儿子的福气,我虽然怀了女儿,但也没养大,我也知道皇上的考量,嬷嬷,佟家女人注定生不出皇上的孩子,胤禛这孩子既然跟我佟家有缘,怎么着也该让他多两份依仗才是。”佟皇贵妃没自称“本宫”,如今说的也都是心里话。

  嬷嬷是佟家出来的,自然不认同这话:“娘娘,家里的老爷听说娘娘身子欠好,问要不要让小格格过来侍疾。”

  嬷嬷口中的小格格是佟皇贵妃的妹妹,照旧庶妹,她进宫的时候那妹妹还小,一个嫡出,一个庶出,关系也不甚亲近。

  佟皇贵妃自然知道她阿玛的考量,可她对此是不愿的。

  这紫禁城的风水实在不养她们佟家的女人,即是再尊贵又如何,进来了,总不能得善终,那个妹妹跟额娘请安的时候她见过频频,不进宫,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有佟家做后援,一定能和和美美一辈子,何须进宫呢!

  “嬷嬷,你传信回去,不用让妹妹进宫。”

  “娘娘,要奴婢说,如今太子也大了,小格格若是能进宫,再养个几年,皇上未必不愿让小格格生下孩子。”

  佟皇贵妃闻言摇头:“即便如嬷嬷所言又如何,妹妹真能生了儿子,佟家女所生的儿子,皇上又能给几分父子情,宫外的赫舍里家难不成真会眼睁睁看着有佟家血脉的孩子长大不成,嬷嬷,以后莫要再说了,佟家格格不多,即是庶女也金贵,妹妹就别进来了。”

  有句话佟皇贵妃没说,这紫禁城跟她佟家女不合,不止跟她佟家女不合,她眼瞅着这后宫就容不得有高位嫔妃的存在。

  嬷嬷自然不愿意听这样丧气的话,可看着她一脸虚弱的样子,到底没再说反驳的话。

  佟皇贵妃也不再多言,能说的,能计划的,她说了,也计划了,如今拖着个破败的身子熬日子,看看还能熬多久而已。

  这样的日子她也过够了。

  这般想着,佟皇贵妃陷入甜睡之中。

  康熙二十七年年底,康熙下令命内务府大量收集鸭绒,然后开始制作羽绒马甲之类的。

  羽绒马甲是好工具,一时间鸭子都成了稀罕玩意儿,京城四周的黎民,谁家养的鸭子多,出门都要被左邻右舍给羡慕坏了。

  可见鸭绒的受接待水平。

  鸭绒堪比洛阳纸,在京城时兴起来,让京城四周的黎民也随着得了不少利益。

  普通农家黎民少不得养些鸡鸭鹅之类的,这鸭子容易养,这工具不怎么费工具,好养活,能卖钱,也能给自家餐桌上添道佳肴,险些家家户户都市养不少。

  鸭绒价钱越炒越贵,倒是让这些农家黎民能过个好年。

  不少有眼力见的商人瞧见了这架势,立马就往南方去收鸭绒,南方没那么冷,用的上羽绒马甲的地方不算多,那边鸭绒还不怎么时兴,倒是真让这些倒爷赚了不少。

  可以说,今年冬天,京城从上到下大部门日子过得都不错。

  宫里的戈柔日子就越发不错的,因着羽绒马甲的事,她没少得赏赐,康熙给的,太后给的,佟皇贵妃给的,就连德妃也不情不愿的给了。

  其她宫的娘娘们,瞧着这架势,也都送了礼已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