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穿越之养儿不易

第十章 从军

穿越之养儿不易 寥寂的清泉 2316 2014-07-28 12:14:45

    做到天黑,完成了一个手包,一朵大花,五朵小花,一根手链。

  中饭和晚饭都是野菜玉米糊,但是想着这批手工品应该能卖点钱,所以晚上拿了个鸭蛋炒野香葱。

  当小包子看到这些制品时,不仅没有抗议损失了一个鸭蛋,还兴奋得眼睛里直闪小星星,“娘,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漂亮的荷包和头花,这次肯定能挣不少。”

  晚上的月光极亮,江又梅在月下又用绣线打着络子,小包子把摘回来的还没熟透的桑葚用水洗净喂到江又梅的嘴里。母子欢快的笑声和呢喃在静谧的月夜中显得越发温馨而美好。

  生活有了指望人也轻松了许多。

  越日,小包子没出门,帮着用绣线编小络子做花心,娘两个在柳荫下忙乎泰半天,把昨天裁好的大花都做好了,还做好了两个手袋。

  刚起身准备到厨房做晚饭,就听见了敲门声。家里很少来客人,所以小包子很是兴奋地跑去开门。

  “三舅舅,娘,三舅舅来了。”小包子欣喜地喊着。

  一个少年一只手牵着念儿一只手拿着个用布搭着的篮子走进院子。少年十五、六岁,偏瘦,个子也不太高,或许一六几,长得眉目清秀、齿白唇红,一笑还露出两颗小虎牙,典型的单眼皮小帅哥。

  “姐,你气色许多几何了。”少年笑着说。

  “有子,”江又梅知道这就是台甫鼎鼎的三弟弟,“今天有空?来,快坐。”

  “爹娘让我给你们拿点糙米和菜蔬。”江又有掀开盖着的布,篮子里装了一小袋糙米,两根黄瓜,一把红薯藤和四个鸡蛋。

  “还给我们拿来这么多工具,大伯娘又该骂人了,爷奶也会不兴奋的。”终于能换口味了,江又梅照旧有点小激动,但想到这个弟弟就要去北方打仗,也不知能不能回来,又有些惆怅。

  “大伯娘回娘家去了。这鸡蛋照旧咱奶让拿的,其实爷和奶照旧心疼你的。”江又有看到桌上的手工品也赞不停口,“好精致的荷包和头花,姐就是心灵手巧,我记得已往姐绣的荷包和打的络子比别人都要多卖半文钱咧。”

  “我正是准备拿到灵济寺去卖的。”

  “这些工具准能卖个好价,以后有了这些进项,你们的日子也会好过些。等赚了钱就让念儿去学堂吧,念儿比我们都智慧许多,就是二哥也远不及他,未来肯定会有大前程。”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两本书给小包子,“这是百家姓和三字经,不懂的就问外公,以后二舅舅病好了就问他,他比我和你外公的学问都好。家里另有些书和笔墨砚纸,都收拾在一个小箱子里了,等改天外公给你带来。好孩子,你要好好念书,你娘以后就靠你了。”

  “舅舅,我会好好念书的。你早前给我的千字文我有时间都在读,教我的字我也记得,得闲了我还会拿树枝在地上写。”小包子重重所在了颔首。

  江又有又抬起头看着江又梅,“姐,我原来那么刻苦就是想快点考上功名,让爷奶爹娘,哥,另有姐过上好日子,特别是想给姐治病。我一直都记得,原来的姐姐是那么美好俊俏,可这几年过的却是这样的日子。”他的情绪降低起来,“对不起,我没做到。不外,在军里我会争取立功的,挣了军功也能当官挣份前程。”

  江又梅的鼻子也是又酸又涩,“有子,我不要你立功当官,我只希望你能好好在世回来,知道吗?有命才有一切,不要去逞英雄,不要想着立功立业,生命最重要,能往后躲就尽量往后躲。最好当个文书亲兵什么的,纵然当不上这些,起码也要当个伙头军。”

  听了姐姐的话江又有笑了起来,嘴角边漾起的两个小酒窝和江又梅一模一样。

  “好,我记得姐的话。”

  念儿端了一碗用野果煮的水给舅舅喝,水又凉又酸,解渴又解暑,“三舅舅,这是我娘煮的,好好喝哦。我从山里回来喝上一碗,那舒服的,真像神仙过的日子。”

  江又有一口气喝完,“嗯,简直很好喝。念儿如今有娘亲疼了,是不是很开心?”

  念儿重重所在头,“是咧,念儿每天都好开心的。现在都不用饿肚子,还穿洁净衣裳,晚上睡觉也不畏惧了。”

  江又有把念儿抱起来放在腿上坐着,嘴里还絮叨着,他们这些新兵明早就走,要先到金州城外集训两个月才往北边开拔,具说管他们这些人的是一个姓樊的将军。家里已经给他做好了十几双鞋子和几套衣服,绵袄绵裤还没做好,等做完后再找去金州的人带给他。

  走前又从怀里摸出个荷包,“这是我在学里攒的钱,给念儿买点吃的,他太瘦了。”

  “傻弟弟,你在军里打点总要用钱的。现在我们也找到挣钱的路子了,日子还过得去。”江又梅就是再贪财也不会要这个钱。

  连小财迷念儿都一起拒绝着,“三舅舅,你要把这个钱留着孝敬主座,或买点吃食给你的朋友,还要像念儿一样嘴甜,见人就笑。这样,你的日子才会好过。”

  江又梅把做好的手包塞给他,“看到这个手包就能想到姐了,时刻记着我们都在家盼着你回来。”

  看到江又有的背影在夕阳下越来越小,江又梅很是心酸,这么单薄的高中生就要去打仗,古来征战几人回啊。

  大伯娘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从军任谁都能理解,但阻止卖地换银子却是太可恶了。

  这晚他们的餐桌富厚了些,做的糙米饭和炒红薯藤,还打了个鸡蛋汤,但气氛却异常沉闷。

  整晚小包子都重复问着几个问题。

  “三舅舅打仗会死吗?”

  “他会不会像爹爹一样,再也不回来啦?”

  “亮子哥哥说北边的鞑子比狼群还凶狠还多,爹爹那么厉害都打不外狼群,三舅舅岂不是更打不外那么多鞑子了?”

  江又梅真欠好回覆,只有整晚什么事都不干地抱着他慰藉,小包子紧紧搂着娘亲的脖子显得异常脆弱。

  或许他对失去亲人的痛体会得更深刻吧。

  第二天,娘两个不敢上江家去送行,只有站在小土坡上远远地看着村里的几十个壮丁在里正和一群亲友的陪同下去县里荟萃。送行的人哭声震天,悲痛欲绝,不知道这些走出村子的人最后还能回来几多。

  江又梅母子也惆怅地抱头痛哭,只是江又梅是默默流泪,小包子则是张开大嘴哇哇大哭。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