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异

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

第六章 一百张美女皮

    先遣队的任务是找到合适的施工所在,随行的另有两名工程师和一个测绘员、一名地质勘探员,弃车之后在山里行进了整整两天,第二天的黄昏各人扎了帐篷休息,铅云密布的天空上飘起了零星的雪花,看来到晚上会有一场大雪降临。

  那四名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戴着眼镜的知识份子,其中另有一个是女的,他们还远没有适应高原的恶劣情况,趴在帐篷里喘着粗气,听那声音都让人替他们的小身子骨担忧。

  领队的连指导员和班长卫生员三小我私家忙着给他们倒水发药,劝他们吃点工具,越不吃工具越会觉得缺氧。

  士兵们身体强壮,入伍的时候都经历过新兵营每天五公里武装越野的磨练,适应情况的能力很强,这时候基本上都已经稍微适应了缺氧的情况,用特制的白煤球燃料点燃了营火,战士们围在一起取暖,吃煮得半熟的挂面和压缩饼干,因为海拔太高,水烧不开,挂面只能煮成半熟。

  和我混得比力熟的几个战友是东北黑龙江的“大个子”,藏区入伍的藏族兵“尕娃”,年龄只有十六岁的吉林通信兵“小林”。我们几个三口两口吃完了面条,喘着粗气休息,感受在高原上吃一顿饭所使的力气,简直都凌驾了在平原上的武装越野行军。

  小林休息了一会儿对我说道:“胡哥,你是城里参军的,知道的事多,给俺们讲几个故事听呗?”

  大个子也随声切合:“哎呀我说老胡,太稀罕听你唠了,贼拉带劲,横竖一会儿还得整哈玩意儿班务会,也不能提前休息,先给同志们唠一段呗。”

  尕娃汉话说的倒霉索,但是能听明白,也想说什么,张了半天嘴,楞是没想起来该怎么说,爽性只对我一挥手,我预计他那意思或许是,你讲吧,我也听听。

  我吐着舌头说:“空气这么稀薄,你们怎么还这么大精神头?得了,既然同志们想听,我就先白话一段,等会儿开班务会时班长给我穿小鞋,你们可得给我资助说情啊。”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班长看我不太顺眼,他是从农村入伍的,跟小媳妇似的在队伍熬了五年才当上个小小的班长,他特别看不惯我这种高干子弟的“后门兵”。班里一开会他就让我讲话,抓住我讲话中的漏洞就批评我一大通,险些都形成牢固的纪律了,把我给气的呀,就别提了。

  但是我讲点什么好呢?我看过的书加起来不到十本,其中毛选四本,语录一本,字典一本,《红日》算一本,《青年近卫军》也算一本。可是这些都给他们讲没了,另有本《风水秘术》我想他们也听不明白。

  我搜肠刮肚的,总算想起来上山下乡时从田晓萌借来看的一本书,那是一本在其时很流行的民间传说手抄本,这本手抄本的内容以梅花党的事迹为主,也加入了不少其时社会上的奇闻异事,其中有段一百张美女皮的故事,给我留下印象特此外深。

  这个故事的开始,是发生在一辆由北京开往南京的列车上,女大学生赵萍萍回南京探亲就是搭乘的这趟列车,坐在他劈面的搭客是一名年轻英俊的解放军军官,两人有意无意之间就聊了起来,赵萍萍被这位年轻军官的风度和谈吐倾倒了,在攀谈中还得知他家庭情况很好,受过高等教育,赵萍萍甚至开始理想着自己嫁给对方。不知不觉之中火车就抵达了南京站,军官请赵萍萍到火车站四周的饭馆里坐一坐,用饭的时候军官去打了个电话,回来后拿出一封信,托付赵萍萍资助送到他在南京的家里,因为他自己有紧急任务要先赶回队伍,所以先不能回家了。赵萍萍绝不犹豫的允许了,随后二人依依不舍的划分。

  第二天赵萍萍去军官的家里送信,接待她的是一位老妇人,老妇人把信取出来读了一遍,然后热情的把赵萍萍请抵家中,给她倒了杯茶。赵萍萍喝了几口茶,和老妇人闲谈几句,突然感受眼前金星乱转,一头晕倒在地。一桶冰凉砭骨的冷水浇醒了赵萍萍,她发现自己赤身裸体的被绑在一条剥人橙上,墙壁上挂满了人皮。周围站着几小我私家,正是那老妇人和她手下的几名彪形大汉。她把那封信拿到赵萍萍眼前让她看,信上只有一句话:“送来第一百张美女皮,敬请查收。”老妇人冷笑着说道:“你死惠临头了,让你死个明白,我们都是潜伏的特务,剥女人的人皮是为了在里面装填zha药,一共要准备一百张人皮,今天终于凑够数了。”说着取出一把刹利刀交给其中一个手下,让他动手活剥赵萍萍的皮,刹利刀是专门剥皮用的特制刀,那大汉用刀在赵萍萍头顶一割,在她的惨叫声中……

  我刚说到兴头上,就被走过来的二班长打断了:“都别说咧,都别说咧。胡八一,你又在胡编乱造咧,现在咱们班开班务讨论会咧,你那小嘴儿不是喜欢说吗,咱们这次,就让你先讲话中不中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