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

大国院士

第三章:IMO与IPHO

大国院士 少一尾的九尾猫 2019 2022-10-12 08:16:25

  “老师,数竞的筛选也开始了吧?我能报这次的IMO吗?”走廊中,徐川轻声问道。

  “IMO?你准备同时报考双料吗?照旧说禁绝备加入这次的物竞了?”

  唐高远皱起了眉头,有些惊奇的看着徐川。

  尽管各国集训的时间差异,好比他们要加入这两项赛事的话,一般都是八月底九月初就开始选人,从学校开始筛选,到市级,到省级,再到最后的国家队,各国都有自己的时间。

  但最终世界级的IMO和IPHO的举办时间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每年的七月中旬左右。

  正常来说,如果加入IMO的话,就无法加入IPHO了,因为线下的时候行程部署会很是紧。

  而且还得专门腾一个老师随着转场,预计两边国家队都不会很满意。

  所以正常来说,加入IMO的学生不会选择同时加入IPHO。

  不外同时加入IMO和IPHO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以前就有学生同时进入了两遍的集训队,但同时在IMO和IPHO上拿奖的还没有泛起过。

  “能同时加入IMO和IPHO?”

  徐川有些惊讶的看了眼唐老师,他还真不太清楚这个。

  上辈子虽然加入过三次IPHO,但行程和相关事宜都有人处置惩罚,他们这些加入的学生正常来说只管集训学习考试就行了。

  至少他就是这样干的,除了和集训考试相关的工具外,其他的工具他险些很少了解。

  “可以的。”

  唐高远点了颔首,微微皱着眉头接着道:“但是时间方面会很紧凑,而且不是每一届都能同时加入两赛的,有些年份数竞和物竞的时间是一起的,这得看考试时间。”

  “不外我照旧建议你只加入物竞,有去年的基础,相信你今年只要稳定发挥,一定能拿到一块奖牌。”

  尽管星城一中每年都市有学生加入IMO和IPHO等赛事,杀入世界赛甚至拿到金牌的人也有。

  但一枚国际物竞的奖牌依然是相当高的荣耀,如果能拿到金牌的话,这简陋是一名高中生在高中阶段能拿到的最高奖项了。

  有IMO或者IPHO这两门竞赛的奖牌在手,哪怕不是金牌,只是银奖和铜奖,甚至是荣耀奖,国内任何一个大学也都市抢着要。

  作为他的物理老师,唐高远自然不希望徐川错失这个荣耀。

  在他看来,去年已经杀入过世界赛并取得一枚小我私家金牌的徐川今年再加入一次IPHO绝对能拿到更好的结果。

  究竟这一年的时间,徐川的进步他是看在眼里的,这是个天才,再加上勤奋,以后的成就他敢肯定不会低。

  “唐老师,我想同时加入IMO和IPHO。”

  徐川开口道,原本他以为要错失今年的IPHO了,但没想到居然另有可以同时加入这个操作。

  如果能同时加入,他自然是不会退出的。

  虽然以他现在的学识去加入IPHO有些欺负人,但前世三度加入IPHO都没能拿到第一的遗憾,重生后肯定要弥补。

  唐高远再度皱起了眉头,不外随即又放开了,笑道:

  “行,物竞我给你报了,数竞你去找宋开济那老工具,让他给你报名,去富厚一下自己也好。”

  听到这话,徐川愣了一下,他以为唐老师会坚持劝他的,都做好了继续争取的准备的,没想到这就同意了。

  其实唐高远基础就没有多想,徐川提出想加入IMO的时候,他就当是他是想去数学那边试一下而已。

  究竟去数竞那边富厚一下高中生涯也不错,横竖他参不加入高考都无所谓,早就有学校抢着要了。

  如果他想,高三都不用读,国内的大学都可以任他挑,没有哪所学校会拒绝。

  而且以这小子现在的数学水平来说,或许率会止步省队,加入一下国考就顶天了,国队都进不去,所以说去玩玩也差不多。

  横竖只要不进国队,不加入冬令营集训队,对他而言,并不怎么影响接下来加入IPHO。

  支持他去也是抱着这个想法的。

  ......

  愣了一下,徐川才想明白唐高远这话中的意思,马上有些哭笑不得。

  他去加入IMO可是抱着拿金牌的想法去的,没想到在唐老师的眼中只是想已往玩一玩富厚一下高中经历。

  不外有这种想法简直也正常,究竟他现在主学的是物理,已往加入的竞赛和专门的训练也都是为种种物竞准备的,数学结果虽然也不错,但和物理相比起来肯定差了一大阶。

  可这会的他不是原来的他,是二十年后重生回来的。

  重生前,虽然他的数学能力和物理能力比起来相差很大,但再怎么有差距,也照旧能秒杀绝大部门的数学教授的。

  究竟数学物理不分居,在研究物理的历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种种各样的数学工具。

  特别是在研究证明‘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问题的时候,用到的数学工具可以说是数学界最前沿的。

  所以他的数学能力虽然没有物理那么优秀,也绝对不会差的太多。

  虽然,和那些纯研究数学的顶级数学家,好比安德鲁·怀尔斯、皮埃尔·德利涅、G.法尔廷斯这些数学界的超级大佬相比,他的数学照旧要差不少的。

  不外加入IMO这种高中生竞赛,那绝对是足够用了的,可能一些基础的高中大学的数学如今影象并不是很深,但这些工具对他来说再看一遍就足够了。

  ......

  “伟才,你呢?你也想去IMO?”

  同意徐川去IMO后,唐高远笑眯眯的看着站在一旁的曹伟才。

  这小子虽然比不上徐川,但也是个物理天才,但如果也想去加入数竞,看他回去后怎么收拾宋开济那老工具,班里两个最好的物理苗子都被带坏去学数学了这了得?

  “不了不了,川哥那是有实力,可以同时加入,我这种小咔米老老实实的加入物竞就行了。”

  见唐老师笑眯眯的盯着自己,曹伟才只感受如芒在背,连忙摆手回道。

  他的数学一般,去加入数竞省队都进不去。

  “回去好好准备,争取明年从IPHO拿个奖牌回来。”

  闻言,唐高远笑了笑,转身进了教室监考。

  ......

  唐高远离去,徐川正准备回教室,身后曹伟才有些幽怨的声音传来。

  “川哥,你去加入IMO了我怎么办?说好的和我一起双宿双飞的呢,你咋一小我私家跑了。”

  这话一出,徐川脚步一踉跄,差点没左脚拌右脚直接摔在地上.

  这可真是个活宝,怎么,他去加入数竞了,难不成就不能加入物竞了?

  没理会曹伟才,徐川继续朝教室走去,在踏进教室的那一刻,他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

  “或许我这辈子的主修科目应该换换。”

  上辈子他在物理这条路上差不多已经走到了极限,只不外这个极限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物理的。

  因为数学和一些原因,在面对某些物理难题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的难以解决甚至是寸步难进的情况。

  就像在重生前,他研发出超导质料后,研究过一段时间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理论上来说,在拥有了超导质料后,应该能将可控核聚变反映堆的磁约束效应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条理。

  但他做过实验,在更换了超导质料制成的磁约束镜箍后,磁约束的效应相对比以前简直提升了不少,可却并没有提升到他预测的田地。

  由超导质料制成的磁镜,对于反映腔室内超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无法到达完美。

  后面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这应该和超高温等离子体的控制系统有关系。

  而所谓的控制系统,是建设在一个超高温等离子体数学模型上的。

  尽管可控核聚变反映腔室内超高温等离子体在理论上来说属于物理学的内容,但实际上你得找到一个对应的数学模型才气实现对其控制。

  可为超高温等离子体建设一个数学模型,哪怕是在二十年后都没有人做到过。

  因为这属于数学中最难的一部门,湍流模型。

  湍流是数学中有名的混沌体系,为普通的湍流建设数学模型就已经很难了,更况且是可控核聚变反映堆腔室内数千万度高温的等离子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找过其他的数学家相助,好比同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菲尔兹奖得主,查尔斯·路易斯·费曼(费弗曼教授)。

  但结果显然并不是那么的好。

  许多时候,他能提出一些在物理上可行的理论,但或许是费弗曼教授的物理能力不够,有些理论或问题始终无法将其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

  究竟能在数学物理这两门上同时做到顶尖的险些寥寥无几,他的导师爱德华·威滕应该算一个,究竟这是史上第一个以物理学家的身份拿到了菲尔兹奖的。

  但很可惜,他的数学研究偏向并不在湍流这一块。

  徐川突然觉得,这辈子他的研究偏向应该改变一下。

  上辈子主修物理,这辈子主修的科目或许应该换成数学。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

  究竟科学的性质是归纳与演绎,而数学就是归纳与演绎的工具。

  如果某种学科能称为科学,那它一定是能够运用数学表达出来的。

  只要你会运用数学来建设模型,进行归纳与演绎,那么最终就一定能找到一定的内在纪律供人类使用。

  它能成为所有自然学科的基础,原理也就在此。

  如果这辈子主修数学,哪怕达不到上辈子在物理上的成就,以他的天赋来说,也绝对不会太差。

  当数学能力足够的时候,或许能发动重生前已经近乎停止的物理能力,再往前跨出一步。

  至于辅修,质料依旧是个不错的选择。

  哪怕上辈子他通过质料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研发出了超导质料、生物纳米质料这类顶级质料,但相对比质料所能展现的未来来说,这仅仅是九牛一毛而已。

  ......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