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惊!她能穿梭时空

第四十六章 离谱的米价

惊!她能穿梭时空 青竹lin 2061 2022-06-18 00:16:00

  点菜的间隙,陆守约问林婉婉道:“怎么与人起争执了?那两人谁?要我资助吗?”

  林婉婉的心情已经恢复平静,她又没亏损,虽然踩了一脚狗屎比力恶心,但她总不能一直惦念着,那不是更恶心了?

  于是她淡淡道:“没事,一个渣男和满身名牌的虚荣女而已,来我这找存在感呢,不惯着他们。我要好好吃一顿,忘记不愉快!陆老师,你可别心疼哈,我点菜了。”

  陆守约笑:“只管点,只要解玉廷解老板愿意多给我们这桌上菜,吃顿饭我还不至于破产的。”

  饭后送完林婉婉回小区,陆守约将车停在小区门口,拨通了一个电话:“阿成,帮我查小我私家,车牌号是xxxx”

  对于从小学习就绝不艰辛的陆守约来说,记一串数字太容易了,只是瞥了一眼,就记着了。

  刚刚林婉婉三小我私家在停车场时陆守约就注意到,还以为只是单纯的熟人,走近了才发现是在争执,他想知道为什么会争执。

  对于林婉婉,他照旧很好奇的。但不随便视察自己的客人,是他的原则(他们这一行水深,随意视察别人很容易陷入不行控的危险),可视察她身边两个一眼就可以看到底的肤浅男和虚荣女,他就没什么心理肩负了。

  这些背后的事,林婉婉是不知道。她美美地吃了一餐珍馐后,已经回到大唐了。

  那把焦尾古琴仍然被林婉婉带回了大唐,这么好的琴,她虽然要放在身边才放心。

  陆守约看起来也挺痴迷古琴的,有时秘密在大唐买一把好琴,带回去卖给他,预计能赚不少。

  哪怕不是蔡邕这等大师的手笔,但只要是大唐名家的,也够值得收藏了,各大门阀内肯定有制琴的妙手。

  只可惜现在是贞观年间,台甫鼎鼎的四川制琴名家雷家、江南张家等等大佬都还没泛起。要否则,只倒卖这些千古名家的一把古琴,她或许就可以在现代实现完全的财富自由了。

  林婉婉今年收获的稻谷,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全都好好地收在自己家的谷仓里。

  在萧翀看来,以林婉婉的田地和产量,她卖给自己的这些谷种差不多就算掏空了。可实际上,林婉婉卖给萧翀的,全是从现代倒腾过来的。

  萧翀拿了稻谷就走,虽然不会盯着林婉婉另有几多剩余。而林族长又不清楚萧翀从林婉婉手里拿走了几多谷种。

  因此林婉婉就有了操作空间了,她对族长说把多余的谷子卖给族里,比市价要低许多,是斗谷二十钱。她特意说明了,这些谷子不能做种,能做种的她已经留下了,到明年春天的合适的时间,会拿出来卖给族里。

  林族长自然欣喜不已,有低价粮食可以买,谁不喜欢呢?但他也明白这是林婉婉对族人的照顾,因此召集全族男人开了会,只买自家的,绝不允许给外戚代买。

  林婉婉在制定粮价的时候,是查过资料的,最初在现代看到贞观三年粮价,她狠狠吃了一惊。

  《新唐书》里写,贞观三年长安的粮价是斗米四五钱。

  林婉婉有点不相信,这么自制的粮食,为什么各人还饿得面黄肌瘦?于是她又去望海县里的各大粮铺探询,结果,探询出来的消息,最差的米都要斗米七十钱!

  而粮商们在乡间的收购价,最少也给了三十钱。

  也难怪林婉婉一说以斗谷二十钱的价钱卖于族人,族里的人闻言都乐疯了,再穷的人家,都凑了钱来买粮。

  那长安的市价,又怎么可能比她探询到的鄮县粮商的收购价,还低那么多呢?

  要知道今年长安周边,可又是旱灾又是蝗灾,现在还处于水深火热的水灾中,田地自己产量就低,今年恐怕更低,怎么供应?

  因此长安市场上的米肯定是通过漕运由外地输入的。

  既然如此,那运价平摊下来都绝不行能是四五钱了。市面上,斗米要怎么卖四五钱?粮商倒贴吗?商人恐怕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吧。

  历史上有句话“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斗米若是四五钱,农民怎么活啊?

  这斗米四五钱,绝对是离谱的价钱。

  因此林婉婉不得不想到一个可能——改史!

  李世民是有改史的习惯的,为了打造他的盛世,改个粮价,也很正常了。横竖,林婉婉绝对不信现在长安的米价是斗米四五钱的。

  这也让林婉婉觉得挺坑爹的,原来查了资料,她即是算大唐先知,但,这一切要建设在历史是正确的基础上。偏偏她穿越的唐朝贞观年间,遇到的李世民大帝,又是个开创改史先河的天子。

  幸亏,她生活的是江南道鄮县地域,离着长安远着呢。

  随李世民大帝怎么改史吧,横竖大偏向的总不会错。物价什么的,何须看史料,上镇子上逛一圈就知道了。

  有了林婉婉卖的低价谷子,林氏一族全体喜气洋洋。尤其是原来断炊的人家,现在脸上都有了笑容了。往年他们林家庄就没有饿死人的情况,今年有了林婉婉低价稻谷,自然更不会。

  立冬一过,雨下一场,天气就冷一场。

  林婉婉已经着手给孩子们准备秋冬的学子服,她在网上挑了一款飒爽气势派头的红黑相间汉服,圆领直裰窄袖,内搭棉麻纯白中衣中裤,绝对利落,男女通穿。

  秋冬的这一整套学子服,价钱是春夏那套的三倍,但对于林婉婉来说,也不算什么。

  光是她从族里收购的黄鱼和鱼胶等海货,卖到解玉廷那儿赚的钱,就够买不知几多套好的汉服了——渔业类都是不必交税的,赚到几多全落口袋里。

  林婉婉这次为了激励孩子,还给一些能熟练背诵《三字经》和《千字文》段落,并在算术上也学的不错的孩子,予以特别的奖励;除了学习好的,帮她分管治理的十个小组长,也是一样的待遇。

  为这些孩子,林婉婉准备的是防风的兔毛披风。

  这可把孩子们激动坏了,一时竞争的气氛空前热烈,去哪都能听到孩子们背诵的声音。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