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一梭千载

第013章 上巳鸣琴修禊事 画舫兰蕊唱芳词

一梭千载 慈莲笙 1167 2022-10-03 14:05:20

  “娘子慢些,若是……”话刚刚说了一半,官人自己的脸上先红了,“娘子照旧注意些身子的好。”

  “一个个只会贫嘴。”自家姊妹尚且在身旁,三娘更是怕羞的紧,嗔道,“官人竟是也这般不正经,他日不与你们游湖了。”

  五姐儿相亲的事被订到了上巳之后,这几日来临安城的游人实在是多,莫看五姐儿平日里同三娘嬉戏笑闹起来没有什么隐讳的,若是到了旁人面前,也是个脸皮薄的。

  如今这么多人来来往往,且不说若是方衙内拒绝了,属实尴尬,即是当众受了金簪,湖舫上的游人一起哄,也要叫五姐儿只想着化成那春燕,直接钻回家里去。

  “三娘同官人恩爱,还不许小妹羡慕了?三娘真真是不讲原理!”三娘还在闺中时,对五妹最是照顾,五姐儿自然也不怕说什么叫三娘不兴奋了去。

  “贫嘴,贫嘴,若是你三娘我不讲原理,早就不告诉你那罗裙是谁家的,叫你白白羡煞了去才好呢!”

  三娘状似是恼了,叫身旁的官人心里一紧,见姊妹二人笑了,刚刚放下心来,随着一道乐呵着。

  小娘子家喜欢生动些的色彩,五姐儿如今一件儿青楸绿单丝罗的长褙子、着漆姑绿隐纹花罗做了个两寸来宽的边儿,复又着十样锦色的横纹罗做了件内里的长袍,下摆处施了折儿。

  清雅中透着几分小娘子家的娇俏可人,青青乍访,斑驳过窗,落在肩头,吹起罗衣潋滟,更胜那湖水一汪春碧,也难怪柳词人往昔一见,便要‘图将好景’,‘回去凤池夸’。

  “临安之春,真不是乡中可比。”说话的是那借了盘缠带着妻女游湖的外乡人,如今见了临安上巳的盛景,也算是不虚此行。

  不远处的一叶细舟里约莫是坐了位左迁的失意人,幸得老友相随左右,鸣琴和曲,传得湖舫中来,虽是望海潮的词牌,却忧愁幽思,端的是给这喜乐日子罩上几分凄凄。

  “浣花西子,三潭老月,许人一曲芳梦。清沐楫舟,鸣琴籁水,幽幽敢颂流风。有似入仙穹。苦尘催寒雨,遍落乌篷,心印亭中,桑蚕桃外柳花檬。”

  “重重不见高嵩。万般皆欲渡,边戍征戎。弦外盛春,临安好景,怎容霜雪张弓。华发告先翁。南国兴旺事,北地难通。曾是兰宫意气,料想就应同。”

  佳节同庆的日子,钻进一曲忧国忧民的哀歌,不行不谓是焚琴煮鹤。

  如今泉州港对外贸易兴盛,临安复又是自迁都前便靠着手工业起来的都市,任是谁人对于此等杞人忧天都空余嗤之以鼻。

  乌篷细舟里的人似是感受不到一般,一个劲儿的往湖舫这边凑,琴音铮铮,到底没有半分临安春景的柔情。

  “那是方衙内的爹爹,方官人罢?”小舟离得愈发的近,五姐儿这便看清了船上鸣琴之人,“想来方衙内也是如此重情感之人……”

  一旁坐着的三娘和官人见此却是不由得蹙眉:五姐儿单纯,只羡这老友之情,却不想想,人以群分,若有朝一日方官人也被官家贬谪千里之外,到时候即是举家流离。

  “五姐儿……”三娘想要开口,却被自家官人拍了拍胳膊拦下,转头见官人摇摇头,亦是默不作声。

  爹妈总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三娘和官人决定将这事交给爹妈和五姐儿自己来决定,免得日后忏悔,却也白白负了这青春岁月。

  

慈莲笙

①词韵依据《钜宋广韵》、《词林正韵》,词牌《望海潮》,格律依据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   ②上阙“西子”借用“欲把西湖比西子”;“三潭老月”即“三潭映月”,“老”为表凄苍而用;“清沐”即上巳临河沐浴的习俗;“籁水”、“流风”,可看做“流水”、“籁风”;“心印亭”西湖畔地名,南宋时临安宗教生长兴盛,许多文人墨客与僧道谈雅事,品文章;“桑蚕桃外”犹取“蚕月”、“桃月”之意;“柳花檬”因“檬”指柳色。下阙是常见的词人郁郁不得志,空余报国情,叹息朝廷失地(临安为南宋国都)   ③凭据《大宋衣冠》,长褙子是富足人家才穿的起的衣裳。   ④“异日图将好景”、“回去凤池夸”,出自词人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