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韩名利文学作品

百味人生(三十四)

韩名利文学作品 韩名利大怪 5281 2023-06-25 16:26:39

  在都市最富贵的商业区,或者是人员密集的十字路口,我经常会看见一些缺胳膊少腿的乞丐。这些可怜兮兮的乞丐,无论是寒风肆虐地冬天,照旧烈日炎炎的夏季,他们残缺不全的双腿,要么是蜷缩着跪在酷寒地上,要么是整个身子就蹲爬在滚烫的水泥路面上。在他们蓬头垢面的身边,始终放着一个破碗或者是一个破盆,里面总有美意人扔进的十几元钱!被他们爬到哪里就带到哪里。这些人满身上下都是脏兮兮的,而且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还能闻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特殊异味。洁净、富贵的商业街上,天天都有急急遽路过的行人,他们险些都是捏着鼻子还唯恐躲避不及。偶尔也会遇见几位美意人,在他们身边经过时,顺便把口袋里的零用钱,一元、二元的扔了进去。这些获得恻隐的乞丐,只要看见有人给他们钱!他们也岂论钱的几多,都是拼了命地给施舍者又是磕头又是作揖。以前看见他们,我也会把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们,因为我觉着他们是残疾人,理应获得各人的同情和资助。可随着社会上的骗子越来越多,另有一些假乞丐上街行骗时,被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后,我开始对这些人的所作所为,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厌恶和反感。

  随着社会的生长与进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乞讨人员,反而像是夏天里的臭虫和蚊子一样越来越多。在这些随处可见的乞讨人群里,有未曾上学就随着大人四处流浪的小孩,也有年迈体弱的老年人,更有身强体健的青壮年,这其中也包罗着一些;确实需要社会救助的贫穷人和残疾人。在这些男男女女老少皆有;而且是以乞讨为生的队伍里,究竟有几多是需要救助的真乞丐,又有几多是滥竽凑数、好吃懒做的假乞丐。这个看似简朴的问题,就是天天在大街上巡逻的民警和救助站的治理人员,他们也没有切实可行措施能区分得清楚,并能在确实需要的情况下给予应有的救助。怪不得人们常说,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时真亦假。

  这是一支规模、数量都很是庞大的乞讨队伍,他们不光有各自的乞讨的区域,也有各自乞讨的措施和伎俩。在火车站和远程汽车站,各人最常见的就是一些五、六岁的儿童,他们拽住急于搭车人的衣服,一边哭哭啼啼地诉说着家庭的不幸,一边还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地伸手讨要。这些衣不遮体的小孩,他们不要吃的也不要穿的,他们只要钱!只要有一人,能从施舍者手里要到钱!立即就会上来一大群小孩,而且你不给也不行。直至他们每人手里都能要到三元、五元,他们才肯欢快奋兴地离去,并伺机寻找下一位乐善好施的美意人。

  在这些从小就要靠着乞讨为生的孩子周围,或者是不容易被人察觉的阴暗僻静处,总能看见一些怀里抱着婴儿的妇女,要么自称是孩子父亲或者是叔叔的男人。这些行为举止都很是怪异的成年人,他们看似若无其事地在候车室转过来逛已往,可他们那双贼溜溜的眼睛;却始终盯着孩子们不放。要到钱的孩子们,每次间隔不大一会儿,就会很是兴奋地跑到这些人身边,把乞讨要来的钱!交给这些所谓的爸爸或者是妈妈。而这些所谓爸爸、妈妈的人,在接住孩子们求爷爷告奶奶讨来的钱后,要么给予些物质奖励,要么就是口头勉励,而且继续会让这些理应坐在课堂上学、念书的孩子们,开展犹如角逐、竞争似得接着讨要。看着这些拖儿带女的爸爸、妈妈,带着这么多巨细纷歧的孩子们,全国各地随处乞讨而且四处流浪,我有足够的掌握认为,他们决非孩子们的亲生怙恃。这些自称是孩子们爸爸、妈妈的人,极有可能就是国家严厉攻击的人市井,要么就是利用慈善名义收养的弃婴和孤儿。

  在人员密集的商场、公园,我还经常看见,身体患有严重畸形而不能站立的残疾人。在这些特殊的人群里,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四、五、六岁的孩子,这其中更有缺胳膊断腿、没手没脚的男人和女人。这些四肢不全的残疾人,他们有的是独自一人沿街乞讨,有的却是鹿车共挽地全家乞讨。在这些生活不能自理的伉俪身边,或者是他们的怀里,还会有一、二个身体同样严重畸形的残疾孩子。这些傻乎乎的畸形孩子们,虽然也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他们不是脑袋大就是脖子细,要么就是腿细胳膊粗,或者说是身体的某些部位,不是严重的凸出去就是深深地凹进来。这些全家以外出乞讨为生的残疾人,他们不光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暇时间,全家坐在一起探讨、研究乞讨时的心得体会,而且也会身传体教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继续、发扬、延续乞讨人的生活。他们拖儿带女地跪在路边,并让爬不能爬;动又不能动的人躺在小门板车上,(一块木板,下面装上四个轮子。)把自己或者是孩子们畸形的身体展现出来,以此博得行人的同情和捐助。

  每当我看见这些人的时候,我就片面地认为这些人确实是可怜,他们理应获得社会和政府的救助。可看看我们这座美丽、富贵的都市,我又不得不认为这些人的行为和举止,的简直确是影响了这座都市的整体形象。为了取缔这种不文明行为,城管、民警另有救助站的治理人员,划分接纳了针锋相对的种种救助措施。他们只要接到群众的举报,或者是发现无家可归的乞讨、流浪人员,立即就对其进行规劝,而且另有救助站免费提供吃、穿、住。如确实需要遣返回原籍的,救助站不光卖力路上的交通、吃住等相关用度。而且还给他们家乡的民政部门发出公牍,请求当地政府给其治理家庭贫苦低保,并给与特别的生活补助或者是特别救助。政府提供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并没有获得这些残疾人的正确理解与支持,他们反而觉着政府给与的钱、物太少,还没有自己沿街乞讨要来得多。因为已经扭曲、失常的心灵,再加上他们好吃懒做的性格,让这些轻轻松松就能不劳而获的残疾人,自认为找到了一条即能吃喝不愁,又能快速发达致富的途径。

  利用乞讨能让自己挣脱贫困,利用乞讨也能让自己发家致富,利用乞讨更能让自己像是外企的白领一样,拥有名牌轿车和高等别墅。也不知道这条消息是真是假,也不知道这条消息是道途听说,照旧简直有人已经拥有了巨额财富。以至于全国各地都有数不清的康健人,他们宁肯放弃尊严和人格,也要装做乞丐去上街乞讨。这些四肢健全、大脑特别智慧的人,为了钱!他们不光研究出花样众多的乞讨要领,而且还编造出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假话。

  在医院四周的十字路口,距离超市不远的人行道上。一条价钱低廉的破凉席上,躺着一位不知是男照旧女的老人,脏兮兮的破布票据盖住了全身,只露出鹤发苍苍的头。在老人的旁边,跪着一位自称是儿子的中年男人。他穿着破衣烂衫,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嚎啕大哭。在他旁边摆放着一张硬纸板,上面用红笔醒目地写着:“老母病重无钱医治,求美意人慷慨相助。”下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他来自国家级贫困县,因为一场连阴雨,让自己的屋子塌了,老婆也跟人跑了。正在上初中的孩子已被迫辍学,现如今老母亲又得了重病,自己实在是走投无路,但是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他只得放弃尊严下跪乞讨。喜欢看热闹的行人,在他的周围,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地瞩目寓目,却没有人主动给他捐钱!偶尔也有几位美意的大爷大妈,从口袋里掏出几枚硬币,扔进他的乞讨盆里。站在外面看热闹的俏皮小伙,也不知道是谁,高声地喊了一句,“城管来了,赶忙跑啊!”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似乎已经病入膏肓的老母亲,只听见了半句话;就速度极快地就坐了起来。由于她的行动太猛、太快,脑袋上戴着的假发套,突然就掉了下来。原来躺在地上的老母亲,竟是一个二十八、九岁的少妇,让围观、看热闹的人们,不禁全都哈哈大笑起来。适才照旧嚎啕大哭、痛哭流涕的中年男人,看着自己精心设计的骗局,已经被围观的人群识破,就连他自己;也不禁尴尬地笑了起来。

  在人员密集的步行街,一位二十一、二岁的残疾青年,顺着一排生意兴隆的商户挨家挨户的讨要。他右手拄着手杖,左手拿着一个很破的塑料盆,右腿的下半部门,似有很严重的残疾一样耷拉在手杖上。他走路时完全依靠着手杖,一步一拐的艰难前行。在他的身后,是一小块让人分辨不出颜色的破帆布,脏兮兮、皱巴巴地披在他的后脊背上。帆布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字,也不知道是用什么血;写出的血书。或许意思是:小伙家里穷,外出去打工。干了整一年,老板没给钱!我去找他要,他把我打残。三天没用饭,我想把家还。谁是美意人,给我把钱捐。你捐钱捐的多,生意定红火。你若不捐钱,小心店着火。这个一瘸一拐的残疾青年,他不在乎你捐给他几多钱!他只在乎你捐照旧没捐。你要是不理他,或者是训斥他,他就傻乎乎地;站在店肆门前一直不走。他目光机械,头发很长也很乱,脸上更是脏兮兮的,似乎一个多月都没有洗过澡,满身上下;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恶臭。为了自己的生意不受影响,商户老板不是给五毛就是给一块,因为谁都不想让他站在那里,即影响自己做生意又显得自己没有爱心。这个年轻的残疾青年,就这样从南到北,一家挨着一家地乞讨。走到了尽头,他就想从劈面的商户再次开始,从北往南地接着乞讨。他步履缓慢,一拐一瘸地;顺着斑马线走到了路中央。突然,一辆失控的豪华越野车,按着难听逆耳的鸣笛声,冲着斑马线就冲了过来。目睹此景的商户们,不约而同地赶忙高声惊呼。在残疾人身边的行人们,也开始自顾不暇地纷纷避让。眼看就要撞住残疾青年的时候,只见他速度极快地扔下了手杖;撒腿就跑过了公路。越野车避开残疾青年后,随即也接纳了紧急刹车。一位穿着时髦的年轻司机,像是当今的富二代一样,带着若无其事地心情走下了车。残疾青年拾起仍在地上的手杖,大发雷霆似地跑上前去。他一把拽住年轻司机的衣领,即想和司机打架又想找司机理论。嘴,而且是大叫小叫地召唤着,让围观的行人赶忙报警。他要让交警狠狠地处罚,这个掉臂忌行人生命宁静的违章司机。走下车的年轻司机,却不慌不忙地带着诡异的微笑,小声地,说:“哥们!你是刚来的吧?这可是我乞讨了多年的土地。”

  这些四肢健全的康健人,有可能是受到过某些挫折,也有可能是遇住了一些难以启齿的经历。可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允许他们利用各人对乞讨人员的善心,来到达自己不劳而获的目的。当今的中国,我认为是近代历史上最富足的时期,可以说是国富民强。只要是某个地方或者是某小我私家,遭遇了无法抗拒的天灾以及人祸,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市给予鼎力大举的帮贫救灾。决不会泛起房倒屋塌,让群众露宿街头的悲凉境地,也不会泛起缺吃少穿,让灾民独自或者是全家上街乞讨过活的现象。至于看病,现在的农村人和都市人一样,看小病,有医疗保险和新农村相助医疗;都能实时给予报销或者是补助。看大病,在给予一定的报销比例之外,又有当地政府给予的特别生活救助。至于失去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孤寡老人,有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低保,下层政府卖力全部赡养用度。虽然国家出台了一项又一项的优惠政策,当地政府也为此做了大量的救助事情。可在现实生活中,大街上的乞讨人员,没有相对淘汰反而却在不停地增加,而且另有继续蔓延之势。

  GS省岷县小寨村,就是当今中国第一个污名昭著的乞丐村。村里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他们宁愿结伴或者是全家一起乞讨,也不愿意用自己的劳动去挣得应有的酬金。为了给自己找到一条外出乞讨的理由,他们把这一切说成地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穷富差距。有了这条看似正确的理由,他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扶老携幼、鹿车共挽地到沿海都市,到经济富足的大中都市,或跪、或趴、或着唱一些可怜兮兮的小曲,也要走街串巷地伸手乞讨。在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究竟有几多个这样的乞丐村,又有几多家庭,伉俪、老人和孩子,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为了自己能不劳而获,而在故技重施地沿街乞讨。让人不行思议和无法容忍的是,这些人之所以名正言顺地四处招摇随处乞讨,因为他们依然利用着中国人考究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幌子。

  乞丐村,这是一颗让新世纪的人,即感应憎恨又感受蒙羞的种子。它的降生,就是因为有了我们这片肥沃的土壤,才结出了成千上万颗畸形的恶果。如果我们同情他们、恻隐他们,只能让更多的人滋生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恶习。面对今天的乞丐,无论他们的身世有何等的凄惨,家庭有何等的贫苦,我们都可以吝啬的;不捐给他们任何钱和物。如果确实具有真正的爱心募捐意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国家民政部门、红十字会和正规的慈善部门。切莫让自己的善心、爱心、同情心,被一些即不愿脚踏实地、老实劳动,又想投机取巧还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利用。大街上三五成群的乞讨人员,他们其中有许多康健人,就是为了发达而不择手段的人,基础不是那些生活没有着落的人。

  站在牡丹桥头急于等活的时候,喜欢妙想天开的我,有时会发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幻觉。我觉着我们各人,似乎就像是街头的乞丐一样,在无奈的焦急之中还左等右盼地等着,等着哪些慷慨大方的雇主,能够尽快地来施舍给我们一天的口粮。我们和乞丐的差异之处就在于,我们各人全都是挺胸昂头地站着,因为我们情愿用自己的双手和流不完的汗水,去挣自己应该获得的薪水。天气越是炎热,或者是即将有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我们也会遇住一些乐善好施的雇主。他再付给我们劳务费之外,偶尔也会多付给我们十元、八元钱。看他满不在乎的样子,就像施舍给乞丐一样绝不惜啬。我们各人在接钱的时候,虽然手有点不自然地再发抖,可内心的兴奋与欢喜,让我们不得不自己慰藉自己。这些钱!不是偷来的,也不是抢来的,更不是靠着弯腰屈膝、磕头作揖换来的。这些钱!是雇主对我们辛辛苦苦支付的肯定,我们接钱时不仅能做到抬头挺胸挺直腰杆,更能做到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