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寒门崛起

第一百三十四章 子曰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2278 2015-07-16 13:46:43

    在朱平安收拾妥当等着发卷时,号舍内陆续有考生进来,左邻右舍陆续都有了学子书生。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便听一声金属自明远楼偏向传来,抬头就看到明远楼上数面令旗挥舞,之后即是模糊的声音自大门处传来。

  “入场完毕,闭门锁钥,全场肃静!”

  原来适才金属响声就是击云板啊,朱平安这才后知后觉,那么现在大门、仪门应该都封锁了。

  击云板就意味着考试正式开始了,院试对考纪要求很是严格,在号舍前有相当数量的衙役和跨刀军士监视,如有换座位、换卷子、随便扔纸团、说话聊天、背书等情形全都按作弊论处,只要被发现就予以严惩。所以此时整个考场变的特别平静。

  院试共两场考试,正场一场,复试一场,今天这场为正场。击云板后,差役陆续将试卷分发下来,除了试卷,每人另有五张草纸。

  至于试题则和县试府试一样,院试考题也是粘贴在木板上,由数位衙役手持着题目牌在考场内来回行走,供考生检察题目。

  不外当衙役开始举着题目牌在考场来回行走的时候,朱平安明显的听到了周围发出一片哄声,然后就听到跨刀而立的军士吼了一句,“肃静,再敢喧哗,看成弊论处。”

  在跨刀军士的弹压下,考场这才平静下来,但是却也能听到四周零星传来压抑的倒抽凉气声音。

  难道说今天的考题有些失常?

  朱平安一边将毛笔浸没在研好的墨汁里,一边不无恶趣味的想到,题目不会是以前看的小说里的什么画一个圆圈让我们破题写八股文吧?自己其时看到那篇小说时特意去查了资料,历史上那道题考第一名的考生是这样破题的:“圣人治学之始也,空空如也”,这句话简直是对圆圈绝佳的破题。如果这次考题也是这道的话,那自己岂不是太沾光了。

  不外当衙役举着题目牌来到朱平安这里的时候,朱平安看了眼题目,就知道为何各人看过题目后会是那样反映了。

  题目中共有四书题目两道,五经题目一道,总共三道题。

  五经题目没什么,这道五经题是帖经,跟我们以前上学填空题差不多,只是形式差异,帖经考起来是把两头盖住,中间留一行空白,让你填写。院试的这道帖经题无非就是填空的内容长了些,朱平安经常温读四书五经,所以这道题一眼就能写出来,相信对于其他学子书生也不会难到那去。

  两道四经题却是,呃,怎么说呢,让人瓦解。

  第一题就两字:子曰。

  只看着第一题就有些让人头疼瓦解了,子曰,子曰,孔子说毛线了,这让人怎么破题作文呢!

  不外朱平何在看到这道题的时候,却是忍不住笑了,没错,是的,这道题自己曾经看过,曾经在现代看过一篇文章,约莫是叫明代八股文欣赏,文章里面就举例了这么一个题目,还给出了尺度的破题。

  这道题虽然不是自己适才想的那个圆圈题,却恰好也是自己看过的,所以朱平安看到题目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蒙圈啊没精打彩啊之类的,而是忍不住勾起唇角,无声的笑了下。

  呃,这个考生都被这题目气极反笑了,看来应该是被题目摧残的最惨的了?举牌的衙役对朱平安投去一个同情的目光。

  朱平安并不知道自己正被人同情着,将第一道题目用小楷工致的誊录在草纸上后,便开始看第二道题。

  第二题就正常多了,题目为: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个题目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总共三道题,帖经基本上各人都市,拉不开差距,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正是这两道四书八股文,第一题确实让人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不知道如何破题,所幸第二道正常些,否则即便再多些跨刀军士也弹压不住。

  相对于其他人绞尽脑汁、焦头烂额来说,朱平安是轻松随意多了,举笔就开始在草稿纸上开始破题做草稿。

  第一题题目为子曰,这在科举出题中属于小题,大题一般是多句和整章,小题则是一句或者一句中的几个字,就如第一题这个“子曰”就是两个字的小题。

  破题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点,阅卷搞欠好有些偷懒的阅卷官就看破题。所谓破题,通俗地讲就是分析题目,本文要讲什么。八股文对破题有要求,划定只用两句,虽说也有三句的,但都是一个长句中有顿处,看着像三句。你要归纳综合题义、解释题义,但是你又不能直说题义,破题是八股文的开始也是精华,题目破的好,事半功倍。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这边是朱平安誊录在草稿纸上的破题二句,这是“子曰”最尺度的破题。百世师说的是子,天下法说的是曰,连在一起就是子曰,解释尺度透彻还霸气侧漏。

  破题之后即是承题,朱平何在现代时仅是看过题目和破题,并没有看到承题等内容,但是究竟朱平何在大明也是经历了系统话的八年学习的,题目都破了,承题、起讲、八股四比、收结等就容易多了,朱平安稍作构想酝酿,便提笔在草稿纸上用工致的小楷写了起来。

  洋洋洒洒尺度的小楷八股文,仅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将第一题写好了。

  当朱平安写完第一题,刚刚放下毛笔时,便听到明远楼上传来三声鼓,然后就听到四周衙役面无心情的说道,“饮茶如厕自便,不的喧哗,违者作弊论处。”

  这边是中场休息饮茶喝水和上茅厕的时间了,

  号舍门口有水缸,要喝水的话,可以去门口水缸处饮水,不外要起身示意巡考衙役方可,而且不得说话。

  号舍尽头有一个粪号,里面有一个便桶,这也就是茅厕了。

  此时朱平安一点也没觉得口渴,倒是觉的小腹有些便意,于是便起身示意自己要去如厕,巡考衙役往粪号偏向确认了一下,此时尚未有人,便同意了朱平安的如厕请求,于一处取了一个牌子给了朱平安。

  朱平安双手接过牌子,看了下,牌子正反两面都有字,一面写着“入静”,另一面写着“出恭”,昔人上茅厕说出恭即是从这里来的吧。

  朱平安将牌托于胸前才被允许从这个憋屈的号间里出来如厕,朱平安小心翼翼的出来,唯恐碰翻了笔墨纸砚。

  朱平安出来后,便有一个衙役一直随着朱平安往号舍尽头走去,真是贴身追随啊,跬步不离,朱平安也能理解,他们这么做也无非是为了制止考生乘隙作弊。

  不外,此时感受真的像有一种贵宾VIP待遇一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