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武皇万岁!

第六十二章:朝廷的威严何在?

武皇万岁! 甭加慧 3120 2023-09-10 08:00:00

  晋王不敢再往下想了,他依旧温柔又体贴地劝他:

  “怎么会忘呢?年老想想,如果他们真的觉得年老不行,肯定早就上表让父皇重新考虑太子人选了。尤其是魏征,他什么话不敢说?

  可是你看,虽然那些朝臣们可能有时会诉苦,但是……大多照旧理解年老的,并不认为你自身有什么错。”

  晋王温柔缓和的声音语调,似乎有抚慰人心的力量,极为有说服力,最后他还无比认真地加了一句:

  “他们都在等你。”

  太子侧过脸,见晋王微微低着头看着脚下,浓密乌黑的头发,在脑后绑了一个极重的单髻,有种温柔又贞静的美丽。

  这让他想起了他们的母亲长孙氏。

  他声音惆怅的,纪念似地说:

  “小九……你真的很好,脾气秉性越来越像母后了。你跟她一样,温柔又强大,总是能让身边的人放心下来,变得平和,有力量。”

  晋王抬起头来,对着他微微笑了笑,像是一个吃了糖的孩子似的,没有说话。

  ……

  ……

  太子用度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天子似乎就放了心,又沉静在了《括地志》之中,当他看到有趣和稀奇的地方,还总想招魏王来问问。

  厥后为了他问的时候方便,便直接让魏王住了进来。

  于是等到用饭的时候,除了晋王、公主和武柔他们三个,又多了一个魏王进来。

  晋王不知道什么感受,横竖晋阳公主和武柔看着他挺尴尬挺别扭的……

  这一天用饭的时候,天子不知道在《括地志》里看到了什么,突然放下了书本,说:

  “隋朝时赋役繁重,民间多有以自残之法躲避徭役,兵役的。现如今隋已灭亡二十余载,大唐人口大增,赋役较轻,怎么另有人不惜以自残逃避,还形成了‘福手村’?

  晋阳公主奇怪地问:

  “父皇,福寿村是什么意思?那里的人都很长寿么?”

  天子还没有说话,魏王便笑眯眯地替她解释道:

  “不是那个福寿,是福手,手臂的手。有些人为了躲避徭役,不惜自断一手,俗称福手。”

  “啊?!”晋阳公主捂着自己的胳膊,似乎已经感受到自己的胳膊没有了,神情惊恐。

  天子白了魏王一眼,埋怨道:

  “你跟她解释那么清楚做什么,转头她晚上又要做噩梦。”

  魏王连忙笑着赔礼道:

  “我错了、我错了,犀子妹妹忘了我刚说得话吧。”

  天子收回了白眼,将书本放在了一旁,疑惑地问他:

  “老四,这村子确实属实么?以前朕能理解,究竟徭役繁重,隋炀帝时,又是修大运河,又是打仗的,又是修宫殿,日程催的紧,时常一小我私家十八岁去服徭役,死在路上都没有回来的时候。

  可是如今这又是为何?朕自登位以来,已经吸取前朝教训,竭力避开种种。

  虽然兴修水利,也建过几个行宫,可是都是避开农时,一小我私家最多服役三个月,而且挂号在册,制止重征。这已经很轻了……怎么另有人不惜自残呢?!”

  天子越说越气,最后都已经气得喊出来了,似乎自己一片苦心全喂了狗似的,十分地不愤。

  在场的人明显呼吸都变轻了,连伺候在旁的宫女和内侍们,都不由地垂下了眼睛,头低得更狠了,生怕自己闹出消息,招了天子的怒火。

  魏王用胖胖的手挠了另外一只手一下,紧张地眨了眨眼睛,在天子的逼视之下,他终于说道:

  “可能是因为消息闭塞,成了一种默认的民俗吧。不外,父皇不要生气,也有可能是征集的消息有谬误,转头我派人再去实地校验一番。”

  天子看他这个心情,这个语气,就知道他说是实地校验,实际上就是计划凭据他的喜好更改详情。

  他心中不悦,心想我是真的的体贴实情,你却想着哄我兴奋,这不是延长事情么?!

  可是不兴奋归不兴奋,他也没有说什么。

  原来这个儿子就自卑,从来做什么都奔着讨好他的意思,又可怜又让人无奈。

  谁让自己当初将他过继出去,让孩子心里受了创了呢?

  自己的儿子自己担待。

  于是,他冷静脸没有吭声,转而将眼神在殿阁里转了一圈,问:

  “你们觉得呢?这事情有没有原理?是真的么?”

  武柔和晋阳公主对视了一眼,晋阳公主说:

  “我也理解不了……断了手可是一辈子的事情,想太子哥哥……”

  她截住了话,抿了抿嘴,没有继续往下说。

  可是谁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一小我私家落下残疾是多大的攻击,太子就是一个例子。

  在一阵缄默沉静之后,她接着说道:

  “……他们为了躲避三个月的活儿,怎么能做到这种田地?”

  天子又用疑问地目光看向了武柔。

  武柔认真地想了想,说道:

  “启禀陛下,也不是没有可能,我在并州老家就听说过一个例子,当地一位商贾家里有个独子,体弱多病,其父担忧儿子死在徭役期上,便狠心断了他三根手指。”

  天子听闻冷笑了一声,说道:

  “他就不怕自己儿子死在失血过多,伤口发炎上?!”

  武柔拉着披帛遮了一下下巴,乖顺地垂首道:

  “阿柔不知道他们心中具体是如何权衡的,不外这个例子是真的,是我阿耶认识的人,听他说的。”

  天子没好气地说:

  “除了武士彟,这世上的商贾就没有一个好工具!皆是投机取巧,自私自利之辈!”

  武柔听了,感受似乎被夸了,又似乎被骂了,满身不自在,屁股都有些坐不住。

  天子转而看向了晋王,问:

  “小九,你说呢?!”

  晋王早已经在心中思量了许久,立时便开口说道:

  “也不是没有可能。四哥说,可能是诏令不通,形成了民俗也有很原理。

  隋朝灭亡也才二十多年,经历过那断繁重赋役的时期,还在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心中,对服徭役的恐惧早已经深入骨髓。

  而且他们现在大多都是祖怙恃或者怙恃辈的人,对朝廷不信任的认知会以长传幼,又对自家孩子有掌控权,替他们做决定,控制他们的行动,也在情理之中。”

  此话一出,魏王、武柔、晋阳公主都惊讶地看着晋王。

  这确实是他们都未曾想到的角度,而且是很有可能的。

  天子仰着脸想了想之后,暗自咒骂了一句,说道:

  “而已,若真是这样,那只能怪隋炀帝急功近利害了他们,跟朕的治理没有关系!”

  这样他心里头还舒服多了呢!

  可是说归说,该解决的照旧要解决。

  接下来的几天,朝堂上就派人做了实地视察,将各地青壮年自残的现象大致统计了出来。

  消息像是雪花一样,酿成了奏章传到了长安城。

  朝堂上议论纷纷,都惊讶于此种现象的数量,远超他们的想象。

  在如何杜绝这一现象上,知无不言,有人说要在各处张贴通告,重申修养生息的政策,让民众们明白自断肢体躲避三个月的徭役不划算。

  也有人说,这种宣传毫无用处,就应该发现一例,加重处罚,以示惩戒的。

  在探讨的时候,太子坐在天子的下首旁,一言不发,满身都带了刺一样难受。

  当天子问他意见的时候,满朝文武都看向了太子。

  太子在众人的目光下,不自觉地将伤足往后收了一下,。

  他感知到了自己内心的胆怯心虚之后,又发生了深深地自我厌恶和痛恨,甚至那些人目光里头的寄义,都让他觉得头晕目眩,恶心想吐。

  他看着阶下,许久都没有说出话来。

  天子微微皱了眉头,冕旒下的玉藻轻轻晃动,又叫了一句:

  “太子!”

  太子醒悟了过来,冲着天子的位置微微前倾了身子,低下了头,半晌才说道:

  “儿臣觉得……儿臣不知。”

  他的声音是那般的艰涩。即便没有抬头,他也能感受到天子对他的失望,朝臣们对他的失望。

  天子只好又问向了晋王:

  “小九,你说,你觉得该如何办妥?!”

  晋王担忧地望着太子,清隽的眉目间满是忧愁,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

  “父皇……儿臣觉得,照旧以宣传为主,惩戒恐怕只会加大他们的恐慌,对朝廷的印象越发的恐惧。”

  天子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怒火,直接怒骂道:

  “放屁!他们恐惧的是前朝的朝廷,是我大唐的朝廷么?减轻钱粮徭役已经是施恩,现在连施恩都不领情,还要接着纵容,朝廷的威严何在?!

  传旨尚书省修改律法,以后但凡泛起自残以躲避徭役的人,钱粮加倍,徭役照旧!那些人为了逃徭役才自残身体,想必也不会让自己行动不了,重活干不了就干轻的!

  朕就不信,此令一出,那些人自残再也没有利益,他们还会接着执迷不悟!”

  朝堂上,晋王蓦地挨了这一骂,吓得一个哆嗦,抿了抿唇,眼泪都快下来了。

  说实话,自打他记事以来,从来没有挨过父皇的训斥,他自己谨言慎行,克己复礼是一方面,父皇觉得他心性善良,格外疼他也是一方面。

  他忍着眼泪,默默地退了回来,稍微思索了一番,就明白了。

  即即是他所答差池,父皇往常也不会这么生气,这一回父皇这怒火……恐怕另有一半是因为太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