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农女锦绣

第五十七章 打主意

农女锦绣 寥寂的清泉 2131 2016-04-13 08:02:29

  吴氏要进县城买碎布那天,钱亦绣就用满天星和蔷薇花、野香石兰(康乃馨)扎了几把插花,一早又去溪边挖了些肥嫩的灰灰菜,还把昨天请钱满川进山摘霞草的时候捡的地耳包好。山下也有地耳,但明显没有山里的好。

  把这三样工具收拾好,让吴氏去一趟张府,直接找阿珠就行了。把这些工具交给她,就说孝敬老太太和太太的。

  吴氏不愿意,“野菜和地见皮(地耳)咋美意思送人,照旧送张府那样的大户人家,只有你这孩子想得出来。奶一把岁数了,可欠美意思去丢这张老脸。”

  钱亦绣说道,“礼轻人意重。咱们家穷,只能送这些工具略表心意,奶就说是绣儿送的好了。”见吴氏照旧不愿意,又说,“有时候话说好听了,比送金贵工具还让人暖心。奶就这么说,这灰灰菜是绣儿专门去山脚溪边挖的,肥嫩,焯了用蒜拌着吃,不仅好吃,还开胃。地耳是绣儿专门托人在深山里捡的,比山外的洁净肥嫩,清爽解油腻。想着老太太和太太吃肉吃腻着的时候,偶尔吃些山里的工具换个口味……”

  钱亦绣话没说完,把钱满霞逗得咯咯直笑,“这小嘴巴巴的,可真讨巧。”

  钱三贵也笑道,“绣儿说的在理,礼轻人意重,虽然是些不值钱的山里野菜,或许有钱人家就好这一口,也体现咱们家还记着张家的情。”

  吴氏不情愿地拿着工具走了,可下晌回来的时候却是乐开了花。

  “阿珠女人让我在客房里等着,她专门把工具拿进去给老太太。回来说老太太十分喜欢,说她正觉着有些闷油想吃些清爽的工具,可巧我们送去了。”吴氏又从怀里掏出个荷包,“这个荷包是老太太赏的,还赏了一包点心和一包糖果。”

  荷包里是五个二钱的银锞子。

  这让钱满霞啧啧了很久,“亏绣儿想得出来,几把野花、一把野菜、一包地见皮就挣了一两银子。”

  钱亦绣想要这几个银锞子,手中有钱心头不慌。她知道找吴氏肯定要不外来,便搂着钱三贵的腰说,“爷,绣儿挣了那么多钱,就把那几个银锞子给绣儿吧。万一绣儿又想到挣钱的法子了,好拿这些银子买质料。”

  说完仰头瞪着大眼睛看着钱三贵,翘着小嘴做出可爱的样子。

  钱三贵呵呵笑起来,说道,“好,咱们绣儿能干,是该奖励你些钱。这银子绣儿留着买花戴,若是想买挣钱的质料,再找你奶要钱。”

  吴氏惊道,“当家的,绣儿那么小,咋能给她这么多钱?”

  “给她吧。”钱三贵说道。

  吴氏无法,只得连着荷包一起递给了钱亦绣。

  钱亦绣兴奋地接过荷包,看到小姑姑羡慕的眼神,十分大方地拿出一个银锞子给她说,“姑姑拿去买花戴。”

  说得各人都笑了起来。

  钱满霞小女人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拥有银子。乐得眉眼弯弯,忙不迭地跑回自己的小屋。她把一个旧木箱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小布包,里面装了四文大钱。她又数了一遍钱,再把银锞子放进去。

  她长这么大,得的最多的就是年老大嫂结婚时给她的五文钱红包。不外,当她看到大嫂公而忘私地把红包捐出来后,也把自己的五文钱交给了吴氏。其实,每年过年她都市获得几文爷奶及亲戚给的压岁钱,但家里一有困难她就绝不犹豫地孝敬出来。有两次进镇服务还给锦娃和绣儿买过一次馒头一次糖人,所以尽管没舍得给自己花过一文,存到还在照旧只有四文钱。

  现在,里面竟然多了一个亮铮铮的银锞子,她喜滋滋地看了又看。

  吴氏凭据孙女的要求,买的碎布也不是很碎,大的有半尺巨细,小的也有成人的巴掌大,而且都是绸缎。这些碎布要贵些,足足花了五十文钱,让吴氏心疼了半天。

  钱亦绣把碎布和绣线都抱回了左厢房,美其名曰给各人一个惊喜。其实,她照旧怕万一小娘亲浪费碎布绣线被吴氏唠叨。

  她先把荷包放进大红柜子最下面的一个小格里,这格是专门装她衣裳的地方。还对程月说,“娘,绣儿的私房钱放在那个格子的最里边,娘和哥哥若有想买的工具,就拿出来用。”

  又把碎布和绣线拿出来交待小娘亲。

  钱亦绣虽然不会做针线,前世连缝扣子这些最简朴的针线活都要拿去成衣铺子做。但不故障她会欣赏,又记得许多样式。

  她连说带比划,让小娘亲做几个玩偶小老虎,程月竟然搞懂了,不停所在着头。

  不通人情事故的程月对针线活的理解能力超强。虽然刚开始简直浪费了一些线和布,但慢慢就做顺了。之后的程月过得很充实,不再像原来那样不是随着忙碌的女儿转,就是看着学习的儿子发呆。

  晚上,钱亦绣又把自己放私房钱的地方跟钱亦锦说了。

  钱亦锦有些脸红,“妹妹比哥哥还能干。”

  钱亦绣说,“哥哥现在是念书,等未来考了进士当了官,挣的银子就比妹妹多了。”

  小正太颔首说道,“今儿先生又表彰哥哥了。说哥哥天赋异禀,长相俊俏。还让哥哥发愤努力,像翟大人那样,不仅考上进士,还被皇上点了探花。”

  然后又老生常谈地念叨了一些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话。

  钱亦绣不耐听他那些念叨,心里在想,或许连翟大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大乾朝草根励志规范加众多农家子弟的偶像。真当了翟大人,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天晌午,从地里回来的吴氏气咻咻地直奔正在房檐下编篮子的钱三贵,“当家的,我有事跟你说。”

  然后进了她的卧房,钱三贵也随着进去了。

  钱亦绣跟她打招呼她也没理,钱亦绣直觉有情况,便跑到他们小窗下偷听。

  只听吴氏低声对钱三贵说,“那唐氏真是把我们家吃顺了,先打主意卖月儿,现在又把主意打到秀儿身上了。死婆娘,阎王咋不收了她。”

  …………………………

  谢谢赫拉@芊琳始终如一的支持,谢谢闲来无事?的荷包和hworld1980的礼物,谢谢所有亲的支持和推荐。文文本周五上架,恳请亲们继续相伴。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