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农女锦绣

第五章 憧憬

农女锦绣 寥寂的清泉 2211 2016-02-23 08:01:12

  吴氏哭一阵骂一阵,又拉着儿子嘱咐一阵,“……满江,你一定要回来啊。若你有个三长两短,娘也不活了。呜呜呜……”

  钱满江拍着她的手劝慰着,“娘放心,儿子会掩护好自己的。置之死地尔后生,没有了退路,或许还能引发出人无限的斗志。儿子身上有些功夫,也会想措施跟主座搞好关系,一定能挣个一官半职回来。到时候,给娘请封诰命,还会让爹娘妹妹,另有爷奶坐着漂亮的大马去京城走走,说不定还能看到皇宫大门哩。”

  他的眼里情不自禁又闪出一丝精光和憧憬。

  钱亦绣终于想起那丝精光和憧憬像谁了,像尚青云。自己这位小爹爹不止帅气,还特别有理想。

  像这样的人,让他当一辈子农民是委屈了他,也是不行能的。就是这次不出去,以后也会找时机出去。他们宁可死在奋斗的路上,也不会安放心心在土里刨食。

  钱满霞跑去倚在哥哥怀里说,“蝶姐姐说去边关打仗就是送死,我不让哥哥去送死,也不想去京城逛。”说完大哭起来。

  钱满江比钱满霞大了十岁,平日就十分痛爱这个小妹妹。他把妹妹抱起来哄道,“霞儿不怕,哥哥不会死。哥哥以前跟爹爹学了武,武艺高强。”见满霞瘪着嘴颔首,又说,“听说北边的花头巾极悦目,到时哥哥给你买一条。哥哥不在家的时候,妹妹要听话,多帮着些爹娘……”

  钱满霞的哭声徐徐小了,挂着泪花在哥哥的怀里睡着了,钱满江就把她放去了堂屋里的小床上。堂屋里的一角有一块用石头垫起的长木板,这就是钱满霞临时的小床。

  吴氏一直哭到半夜,没有力气继续哭了,钱满江才服侍她在床上躺下。又去厨房舀水为爹娘妹妹擦了擦手和脸。

  把那三小我私家安置好了,自己去院子里洗了脸和脚,才去厢房歇下。

  钱亦绣给钱满江打了个好儿子、好哥哥的评语。由此断定,未来他也会是个好爸爸,虽然前提是他能在世回来。

  院子里静了下来,钱绣旅行了一番这个院子。四间草房,中间两间房一明一暗,划分是堂屋和钱三贵匹俦的卧房。两边各一间厢房,左边的那间钱满江住,右边的那间定是留给钱满霞的。只是现在钱满霞小,住在堂屋里,以便吴氏照顾。

  那三间塌陷的屋子年久失修,不能住人,放着杂物和柴伙。两间小偏房是厨房和茅房。

  转了一圈,钱绣又回了堂屋缩在窗边,看着月亮一点点向西滑去。没有了戏看,日子如此难挨。她想到了前世的怙恃,幸亏自己另有个弟弟,怙恃也不至于老而无依。想的最多的照旧尚青云,那小我私家就是个无情郎,自己傻傻地等了那么多年,真是傻抵家了。

  月亮从中天滑到山下,东边的天色徐徐亮了。鸡圈里的公鸡开始打鸣,小鸟也唧唧喳喳叫起来。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钱绣也振奋起精神,飘去墙角躲着,准备看今天上演的大戏。听马面的意思,今天钱满江就会找个媳妇。

  吴氏第一个起床,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昨天的绝望和颓废。眼里虽然另有伤心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坚强。也是,钱满江一走,家里只剩病人和孩子,她再倒下,这个家就完了。

  钱满江也起身了,他帮着吴氏烧火。钱绣对这个小爹爹的印像很好,既有远大的理想理想,又能放得下姿态做这些许多男人不屑做的活计。

  吴氏煮了一窝糙米粥,贴了几个玉米饼,还用一个小砂罐熬了点精米粥。之后,钱满霞也起了床。

  他们把饭摆在主屋卧房的桌子上,吴氏先服侍钱三贵吃完了那碗精米粥,他们才开始用饭。钱满江还想去稻田里锄草,被吴氏劝住了。

  “你另有半个月就走了,地里的活不要再管。”

  钱三贵也说道,“听你娘的话,其它的事情你就不要多管了,准备准备要带走的工具。”又对吴氏说,“朝庭虽然要管军队的服装,但咱照旧多给满江做几双鞋子,自家做的鞋子合脚。今儿开始,你就放下其它活计只做鞋子,再请娘和四弟妹帮着做一双。”

  几人正在商量,院门响起了起来。钱满霞跑去开门,高声说,“爹,娘,爷奶和大伯、四叔来了。”

  钱老头和钱老太极憔悴,特别是钱老太,眼睛都哭肿了。钱三贵是他们最喜欢的儿子,能干,给家里挣下了一大份工业,自己却过着这样的日子。钱满江是他们最心爱的孙子,最会念书,长得最俊,嘴甜又孝顺,却要去边关打仗。

  钱老太一来,又抱着钱满江哭上了,吴氏和满霞也随着哭起来。

  钱老头说道,“哭有什么用?既然已经无法再改变了,就赶忙想法子,怎么让满江走得放心,再抓紧日子给三房留个后。”

  钱三贵另有些反映不外来,受惊道,“留后?爹是什么意思?”

  吴氏也受惊地抬起头来,脸上还挂着泪珠。

  钱四贵说道,“就是赶忙给满江说个媳妇。事权从急,在满江走之前就把媳妇娶回来洞房,说不定还能给三哥三嫂生个孙子。”

  听了这话,吴氏又泄了气。苦着脸说,“我们家的情况摆在这儿,原来就精穷出不起聘礼。满江就是不去打仗,还没哪家的闺女愿意嫁进来。这要去打仗了,还要赶着这几天就娶过门,谁还会把闺女嫁进来?”

  钱四贵说,“听我岳父说,邻县刚刚遭了虫灾,许多几何流民都涌进了咱们溪山县。那些流民不止卖儿卖女,连自卖自身的都有,买人比原来自制得多。那些壮劳力、模样整齐的闺女贵一些,大提要五、六吊钱买一个。但老点的、丑的就自制了,据说两、三吊钱就能买一个。钱你们别担忧,咱们先凑一凑,再找姐借点,就能买一个媳妇了。”

  钱三贵和吴氏心思便活泛起来,他们也怕儿子有个三长两短,这一房就绝了后。听了这个主意,都十分愿意。

  钱老太却说,“我这么俊俏的孙子,咋能娶个又老又丑的媳妇?”

  听老伴这么说,钱老头不赞成了。瞪了她一眼说,“老点丑点有啥哩?只要是个妇人,灯一吹,黑灯瞎火的都一样。”

  ………………………………………………

  谢谢浅忆伊人颜的荷包和香囊,谢谢小P悠悠的荷包,谢谢众位亲的推荐、留言和祝福。祝亲们万事如意,美貌常驻!

  新书期,求点击、收藏、推荐、留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