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幻

放开那个女巫

第七十四章 造船大业

放开那个女巫 二目 2138 2016-05-20 18:00:00

  “什么,买不起?”罗兰坐在办公室内,那张要求扩招行政人员和购置风帆的文书就摆在他的书桌上。

  巴罗夫清了清喉咙,“殿下,确实如此。一艘两桅风帆的价钱在八十至一百二十枚金龙之间,但这只是造船的用度。算上船上的人就不止如此了,全部价钱预计在二百枚金龙以上。”

  “我不是说了,不需要水手、舵手吗?船长也不用,我只要船。”罗兰敲着桌子问。有温蒂在,他完全用不到那么多人来操作风帆。内河船大多是直帆,操作起来就跟升降旗子一样,桨手和水手都属多余,舵手随便拉小我私家上去试试就行。横竖有了矢量风力,还怕船不往前走?

  “殿下,并没有这样的买卖,至少在柳叶镇没有。”巴罗夫细心解释道,“您可能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一般来说,船只的所有者就是船长。可能是商人,也可能是贵族,前者由自己招募人手后,随船往返于各大城镇码头之间,行商或者运送货物。后者的话,一般会再招募一名署理船长,来替自己跟船。雇员也不是按月计薪酬,而是一至三年给付一次。”

  “绝大多数时候,船和人都是绑在一起的。您计划向船长购置船只,而不要他雇来的手下,那么他就相当于亏损了雇佣薪酬。八十枚金龙的款项,纵然对于大贵族来说,也不是个可以随意割舍的数字。月初算上和柳叶镇的宝石原石交易,现在市政厅共有三百一十五枚金龙余款,若花一泰半用来买船,下一个月您的民兵队就发不出薪酬了。”大臣助理一口气说完,举起杯子喝了口麦酒。

  “你说的绝大多数时候……”

  “没错,”他点颔首,“有两种情况会有空船出售,一是商人急需现钱,变卖工业。这时候他会遣散所有海员,然后将船尽可能快地卖掉。二是更换新船,这个很好理解。但不得不说,两种情况都十分少见。”

  “等等,”罗兰皱眉道,“你说购入新船……那这些船又是哪儿来的?”

  “碧水港、海风郡、北望角。只有海港都市才设有船坞,也只有他们才气造船。”

  原来「在柳叶镇找不到这样的买卖」是这个意思,罗兰缄默沉静片刻,去海港都市买船又太远了,而且不雇佣海员,谁帮自己把船开回来?“既然这样,我再考虑下。”

  等大臣助理告退后,王子陷入了沉思。

  在他构想的战略方案里,船运是无法取代的一环。没有快速便利的船只运输,他就无法带着火炮完成包夹。要塞公爵的队伍一般是征召农夫、骑士和雇佣兵,行军速度一定快不到哪里去,只是自己更慢而已。正如卡特所说的那样,纯靠陆路的话,一个泥坑就能让火炮寸步难行——这个时代的陆路交通可不是柏油马路,甚至连石板路都没有。不外是走的人多了,生生压出一条道来。晴天时还好,一到下雨便会泥泞不堪。

  到头来,照旧得靠自己造么?

  罗兰摊开张纸,将他所需的规格一条条纪录下来。

  首先,这是一艘能运送一至两门火炮,外加三十人左右的船只,该船可以不设动力,风帆推进。第二,该船在内河行驶,要求平稳可靠,不易翻沉,吃水浅。第三,要易于操作,民兵经过短期培训后可以快速上手。

  把这几点综合起来看,答案只剩下一个……平底驳船。

  在罗兰穿越前,这种吃水极浅,重心极低的船只随处可见,险些遍布各条河流要道。往日里那些堆满了河沙或石子,船舷险些和水面持平的船只即是平底驳船,只要有一艘拖船,就能像开火车一样,拉动数个驳船前进。

  船型确定后,接下来的要害点是选择用何种质料制作。

  罗兰在纸上写下三个选项:木头、铁、水泥。

  用木头做船,是人类最早点亮的航海科技树,从木筏到风帆战列舰,从江河到海洋,木船可谓经久不衰。遗憾的是,罗兰并不懂如何用原木来拼出一艘平底船,手下也没有相关工匠。如果靠着几个木匠硬上的话,很可能就是个大型筏板,照旧随时可能会散架的那种。

  铁船的话,结构和建屋子差不多,纵横交织的主次梁组成龙骨,再包覆上铁皮。由安娜做焊接的话,整体刚度有保证。但这种做法会把本就不多的铁矿储蓄消耗殆尽,不到万不得已,这些铁矿用来生产蒸汽机和枪管显然是更合适的选择。

  那么水泥船就成了最后选项——城墙已经修建完毕,原质料另有剩余,安娜只要煅烧一至两次就能获得足够的水泥粉。制作历程也比铁船容易得多,只要用木模板拼出外形,排布好充作钢筋的铁条,再填入水泥即可。就连老家农村里,都能造出好几条水泥小舟用来打鱼。比起铁船需要定期除锈刷漆,它建好后甚至不需要维护,可谓造价低廉,又结实耐用。就算自己没学过如何造远洋大舰,造艘技术含量颇低的内河水泥驳船,应该问题不大吧?

  抱着试试的心态,罗兰捏起支鹅毛笔,飞速绘制起驳船的草图来。

  ……

  赤水河滨搭起了带围墙的棚子。

  为了方便下水,罗兰将造船所在尽可能贴近河岸。

  棚房可以遮风挡雪,同时房内燃着两盆炭火,以制止温渡过低影响水泥硬化效果。

  木匠刨出的木模板已拼出船体的基本轮廓——船头呈圆弧状,降低前进阻力,尾部呈方形,以增加荷载面积。船宽约二十四尺(8米),长宽比为3:1,比起通例船只8:1的修长体形来说,简直是个胖子。中间设双桅。桅杆插入船底,与贯串船中线的铁梁相连。船尾还树立着一截木桩,作为偏向舵预留口。其他地方则铺放着纵横交织的铁条。

  没有绑扎用的铁丝也没关系,所有铁条交织处由安娜亲手焊接牢固,形成了一张遍布船底的铁网。

  当「模板」和「钢筋」准备就绪,罗兰命令工人开始进行浇捣作业。

  拌合好的水泥被一盆盆倒入模板中,中间为平底,四周横跨一米五左右,作为船仓侧壁。乍看之下,像极了个形状奇特的大澡盆。

  所有加入建设的人,包罗安娜,都没有想到,这个和城墙使用同种质料做出来的离奇玩意,居然是艘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