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不良帝后

第七十五章 阻挡的声音(二)

不良帝后 自在观 1283 2018-01-07 08:39:12

  皇城午门内东南角,是个小小的修建群。

  共有三间小楼,这里正是内阁的所在地。

  东南角为诰敕房,西边的是制敕房,正中间的一栋飞角重檐,宏敞华美,这就是内阁大臣办公的所在地。

  内阁重臣共有五位,首辅刘建,次辅杨宁,第三位李阳东,第四位陆训,第五位叫做梁永强。

  昨日晚上值宿的划分是刘健和杨宁。

  大内刻漏房报了寅牌,二人从各自的房间中出来,他们的房间也是向南紧挨着,在门口相遇。

  杨宁先行拱手:“元辅大人。”

  刘健是首辅,也称元辅。

  而杨宁之所以对刘健这样尊重,可不仅仅因为他是元辅。

  刘健的资历大有来头。

  刘健是英宗天顺四年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太子孝宗的讲官。

  孝宗即位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后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

  弘治十一年,接替徐溥担任首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弘治十五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拜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这是孝宗的老师,历经了英宗,宪宗,孝宗,现在已经是正德年间了,历经了四朝,六十六岁的老人,深受孝宗尊敬。

  刘健也对杨宁拱了拱手,以示回礼。

  接着他神色变得肃然:“刚刚乾清宫的管事牌子宝太监来说,圣上要早朝,您可听说了。”

  这事杨宁无法不听说。

  因为乾清宫的太监已经把内阁通知遍了。

  他神色也变得凝重:“圣上自登位以来,只有在登位越日,第三日,上过早朝,这泰半年险些不见人影,今天怎么要早朝了?”

  所以说,这事情都透着蹊跷。

  要说皇上突然要理朝政,谁都不信

  刘健有一把稀疏的白胡子,他捋着沉吟一会:“咱们出去说。”

  时辰差不多了,他们得赶着去早朝。

  天子临朝,倘不是大典,早朝一般都在太和殿举行,百官一早先入紫禁城,在午门外东侧的朝房里期待,时辰到了,再由礼部,鸿胪寺官员领导,进入太和殿。

  刘健和杨宁走出会极门,由此北上,就是太和殿的御道了。

  原来时辰已到,御道上却不见文武百官。

  二人只看见了其他三位辅臣从朝房午门外走进来。

  五小我私家相见,先是团团行礼。

  接着李阳东问:“圣上说要早朝,却没召集其他人,只叫了咱们五个,元辅大人可知道是什么事?”

  刘健又捋了捋胡子。

  他知道什么事,刚刚也跟杨宁说了。

  他看着东边出来的太阳,蹙蹙眉头,之后才道:“皇上要提前立后的风声都听说了吧?照旧这件事,这次就是要敲定皇后的人选,叫你我五人来商议的。”

  立后,这是大事,朝廷已经准备了泰半年了。

  至于人选嘛。

  刘健话落,四人都看着刘健。

  刘健放低了声音道:“皇上选中的这位秀女,是个商户,本没有资格选秀,是皇上自己弄进宫来的。”

  他们皇上的脾气,四人一点不怀疑有错。

  眉头都不由得都蹙起来,这样的身世,不切合祖宗规则啊。

  刘健等人说着话便到了太和殿前。

  殿前金台,一个青春正好的少年人站在那里,他一身明黄色冕服,迎着晨曦,叉着腰,眼睛睁大了看着殿下台阶,真是神采飞扬,桀骜之气尽显。

  刘健五人停止攀谈,急遽上了金台,跪在天子脚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行过礼心想,皇上不坐金殿等着,怎么出来了?

  杨厚照黑着脸看着五人:“太慢了太慢了,朕等了你们一个晚上,怎么才过来。”

  五人心中更奇了,皇上一晚上没睡?

  杨厚照从坤宁宫回来之后就睡不着。

  想李昭,想行大礼,可是缺道手续!

  他急的把五人叫进殿,等坐好,然后将自己的要求说了。

  “选吉日,备婚礼,朕要结婚,越快越好,这次不行搪塞。”

  其实这件事皇上早跟内阁打过招呼。

  五人刚刚在下面也自己合计好了,听闻皇上还真是提立后之事,相互看了一眼。

  刘健举着象牙笏前倾身躯:“圣上,立后势在必行,我等臣子,定然要为圣上计划,可是李昭秀女来路不正,凭据祖宗礼法,商户女不能为皇后,请圣上移目此外秀女,再提供些人选。”

  这个刘健不光资历高,而且朴直不阿,总是会仗义执言,因此也受人恋慕。

  杨厚照到没跟这个老顽固生气,因为他知道生气没用。

  他冷笑一声道:“朕叫你们来,不是要询问你们的意见,朕是命令,懂吗?朕就是要立李昭为皇后,此外建议不听,你们回去后立即操办,限时一个月之内,不得有误。”

  晨曦辉煌光耀的阳光从大殿外透进来,金碧辉煌的殿堂色泽醒目,因此显得世界有些不真实。

  五位辅臣愣愣的看着天子,他们真的没有做梦吗,哪有这样议政的。

  杨厚照却不管他们,宣布完,背着手站起来:“好了,你们都去忙吧,那么多国家大事要做,可不要偷懒哦。”

  他还嫌弃别人偷懒?

  在五位辅臣难以置信的瞩目下,意气风发的小天子笔直着身子,健步离开大殿。

  他还真的是来命令人的,说完就走了。

  五位辅臣面面相觑。

  杨震庭问刘健:“这怎么办?”

  立李昭为皇后,不光是祖宗礼法反面,太后娘娘那边早上也传来消息,辅臣不得同意立李昭为后。

  后宫的事,说起来照旧太后权利最大,而且立后之事,原来就应该太后计划的。

  可杨厚照生性顽劣,太后不忍心强制儿子,就把重担压在内阁头上了。

  刘健道:“老夫从政四十多年,也未曾遇到过这样棘手的事情,到底是皇上军令如山,你我又不得不听,哎呀呀……”

  他摇着头,看样子也是不知道怎么办。

  李阳东觉得只是立后,并不涉及大的原则,皇上自己喜欢就行。

  他试探着将自己的想法委婉的说出来:“皇上金口都开了,否则咱们照旧遵旨吧。”

  可是刘健是学理学的,之所以朴直,就是因为认死理。

  他摇着头:“我们规劝不了皇上,皇上总不能不孝,太后的意思皇上还不听吗?我们立即将此事回禀给太后,让太后另择国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