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第681章 上帝的选民(三)

莫斯科的浪漫故事 薇涅拉 1664 2022-11-16 16:50:37

  ——“琳经理那新教是什么呀?哪里的人信奉新教呀?”

  ——“那个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基督新教,其实,也是从天主教里分化出来的。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

  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民间常称为耶稣教。

  因它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认可罗马主教的教皇职位,故西方一般称基督新教为“抗罗宗”或“抗议宗”。

  这个词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议者),最初指1529年在德意志帝国聚会会议中,对恢复天主教特权之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都市代表,后衍为新教各教派的配合称谓。

  其实,新教与天主教的破裂归根结底也照旧一次领导权之争。

  公元14世纪欧洲在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下发作了旷世瘟疫黑死病,导致整个欧洲在很短时间内有差不多40%的人病死。

  特别是在教会统治最为稳固的意大利等南欧地域,病死率更是高的惊人,有些地域甚至到达了90%。

  这种旷世浩劫导致教会统治的权威丧失殆尽,一些世俗贵族开始实验从教会的统治之中脱离出来,欧洲的神权体系开始瓦解。

  而这时一些宗教人士也看到了这个生长势头,开始从宗教角度提出新的理论,配合世俗贵族挣脱神权统治的需要,宗教革新的序幕也就此拉开。

  一般认为公元1517年德国教士马丁?路德提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革新运动的起点。

  但其实宗教革新真正最重要的节点恐怕是公元1534年,因为在这一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以自己要离婚为由头,正式和罗马教廷决裂。

  他自封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导者,正式建设了英国国教会,也就是比力早的新教教会。

  而在此之后,欧洲各国也都陆续发生了一系列试图挣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宗教革新,许多时候因为冲突猛烈,这些革新演化成了宗教战争。

  其中最主要的宗教战争包罗北欧各国及部门日耳曼邦国与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之间进行的“三十年战争”,以及法国从公元1562年到公元1593年之间进行的8次宗教战争。

  这些战争规模之大,伤亡之惨重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前都是稀有的,其中“三十年战争”总共造成了差不多800万人死亡,而法国宗教战争则造成了约莫300万人死亡。

  最终战争的结果是多数北欧国家成为了新教国家,而多数南欧国家和部门中东欧国家仍然维持天主教。

  另外因为厥后英国的外洋殖民地特别大,所以在前英国的殖民地,好比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信仰新教的人数都凌驾信仰天主教的人数。

  而在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如拉美和非洲,信仰天主教的人数则比力多。

  相互声称信仰一个宗教的两派为了争夺领导权打了这么多年,死了那么多人,自然也得找出一些理论分歧,所以新教和天主教在宗教制度和教义理解上也自然是有一定分歧的,其中比力主要的有几点:

  一是新教不认可罗马教皇的卓越职位,或是说领导职位,认为其违反基督教《圣经》的陈述。

  其次新教基本上只认可基督教《圣经》,而天主教则将许多历史传统和历史宗教著作看的职位很高。

  另外,天主教因为历史传统,其宗教仪式相对于新教要多许多,而且还很是尊崇耶稣的母亲玛利亚,而新教的仪式则要简朴一些,而且认为尊崇玛利亚不切合基督教教义。

  最后新教一般允许其神职人员结婚生子。”我说。

  ——“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神父不能有孩子,而牧师却有家庭。以后,再看外国影戏我就明白了。看来呀,不让神职人员过世俗的生活确实不明智。是要遭阻挡的。呵呵……”闻艺笑道。

  ——“这个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也许这还真是个原因呢!物极必反了。”我笑道。

  ——“琳经理,我觉得他们争来争去就是想证明自己才是正统是嫡传,是真正的《上帝的选民》对吗?”

  ——“哈哈哈……原则上是这样的。不外讥笑的是被誉为《上帝的选民》的人群偏偏信奉的不是基督教。尽管,那个耶稣是犹太人,圣经也是犹太人写的,可是犹太人却不属于基督教徒,他们信奉的是自己的犹太教。

  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一说源自《圣经?旧约?申命记》,指犹太人是上帝特别挑选的民族。

  原文为:“你们是耶和华你们上帝的子女,不行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行将额上剃光,因为你归耶和华你上帝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挑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

  所以,那些信奉圣经的基督徒也不得不认可,《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这一说法。

  “上帝的选民”原指犹太人和基督徒,后也用来喻讽贵族和特权阶级。”我解释到。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