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韩名利文学作品

我和父亲的饭碗

韩名利文学作品 韩名利大怪 3073 2023-01-15 08:26:48

  在我幼年的时候,最为自豪的事情,莫过于告诉同龄的小同伴,我的父亲是一名工人。在我的印象中,也就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父亲是省建六公司的一名修建工。父亲很是热爱他的事情,因为在他的思想意识里,他的这份事情虽然着力,却是一个不易摔碎的铁饭碗。为了这个不易摔碎的铁饭碗,父亲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忙碌在工地上,人为和加班费算在一起,最多时也就是四五十元钱。

  在那小我私家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你可别小看这四五十多元钱,它不光要养活了我们兄弟姐妹4个,还要照顾体弱多年的爷爷、奶奶。这些钱虽然不多,却在父亲、母亲的精打细算下,每月还多几几何有些结余。用父亲的话说:“他要为子女们提前做些储蓄,既要用于我们兄弟姐妹上学的用度,还要为他两个女儿积攒些妆奁。而且他还要给两个儿子每人盖一间新房,并给他们准备好娶媳妇的彩礼和结婚用的酒席钱”。话虽这样说,可在父亲发了人为以后,我家那张红色的八仙餐桌上,总会多出一道让街坊四邻都能垂涎欲滴的红烧肉。

  那时候,父亲的人为都是按月领取,公司从来没有因为资金紧张而有意拖欠。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有两件事更是让我影象犹新。当我生病的时候,我在省建六公司的职工医院里,居然还能享受到一半的公费医疗。我的弟弟因烧伤要到市三院住院,而家里一时却拿不出哪么多钱!心急如焚的父亲到公司说明情况后,公司领导拿出了一张盖着省建六公司财政大印的空白转账支票,让父亲抓紧时间给弟弟看烧伤。这两件急需花钱的事情,能让父亲不费吹灰之力地解决,这让街坊四邻们都羡慕不已,更让老实巴脚的父亲颇有些洋洋自得。父亲带着自豪地语气不止一次地对我和姐姐妹妹另有弟弟说:“等到我退休了,你们四个谁愿意接我的班。我的事情不光是个铁饭碗,而且还能子子孙孙地传下去”。

  等到父亲退休,我和姐姐早已过了接班的年龄,所以我和姐姐从小就没有往这方面去想。我也不知道小妹和小弟,他们俩是什么时候有了接班的想法,以至于父亲真正退休的时候,小妹接了父亲的班,端到了被父亲视为摔不碎的铁饭碗。为此,喝醉酒的弟弟,蹲坐在父亲和母亲的窗户下,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向我诉说着心中的委屈。“哥哥啊!父亲要是让我去接班,家里的房产不都是你的吗?我去城里当一名工人,你看那该有多好。可是,父亲却让我的二姐;呜呜呜,她去接了班,这不是让咱哥俩在家争房产吗?”他一边说着一边痛哭着,似乎有说不完的委屈和流不完的眼泪,可他的眼泪和委屈却无法改变父亲做出的决定。父亲的决定是对是错,事情究竟已经已往快三十年了,更况且父亲也早已不在人世。我现在想说的是,这个经常被父亲沾沾自喜的铁饭碗,在小妹的手里却是那样地短暂。小妹接班还不到五年,由于受国际经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也泛起了产能过剩,内需疲软,出口受阻等原因,一波又一波的下岗潮,让无数的国有企业开始大规模的裁员。随着国有企业的破产和转制,私营企业又如雨后春笋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蓬勃生长。

  现如今,我的姐姐和妹妹另有我们兄弟都是工人,可在这工人二字的前面却又多了两个字;农民。是的,我们是农民工,我们是放下锄头来到都市打工的农民工。虽然我们现在挣的薪水,比父亲退休时的一百多多了几十倍,可我们却没有了父亲当初的自信和骄傲。我们对于目前的事情态度就是,无论我们干什么事情,它就是一个不易晃动的玻璃碗。它不光随时随地都有摔碎的可能,而且还会扎烂我们的双手,并让我们身心疲惫地伤心离开。为了不让这个玻璃碗频繁地摔碎,我们每天上班后都得小心翼翼地捧着它护着它,生怕一不小心把它碰坏了、摔碎了。如果是那样,我们又得托亲靠友地寻找事情,要么是在多个劳务市场里,再次泛起我们心急如焚的身影和求职无门的眼神。在这个极容易碎碎的玻璃碗里,我们能看到种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条条框框,唯独没有像父亲那个年代的福利待遇。

  父亲那个年代,切合结婚条件的男女,单元都市实时地分配结婚用的新房。在生活方面,单元更是月月给各人发澡票和理发票,每逢遇到五一、十一等节沐日,单元还发放油米面和过节费。病了,可以公费医疗,配偶和子女以及近亲属还可以享受半价的公费医疗。无论事情再忙,每星期都市给予法定的星期天,遇住特殊情况也可以调休。现在呢?当我和工友们谈论起自己的经历和现状,各人无不体现极大的愤慨和不满。公务员每周都有双休,可我们呢?别说双休,单休也没有。各人伙的人为,全都是干一天活算一天钱!休息一天,这一天就没有钱!五险一金对我们农民工来说,各人伙想都不用想,更别说节沐日的福利和假期。偶尔我们也会到企业去打工,看着以厂为家的标语,听着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口号,我们各人都感受着,这些标语口号既有些滑稽又有些可笑。以前的企业和公司,它们的性质属于国家和团体所以制,工人不光具有讲话权和选举权,而且还具有对领导干部的监视权和质询权。企业和公司的生长,它需要各人群策群力,企业和公司的兴衰,更是牵涉到各人的经济利益。看看目前的企业和公司,要么是和外洋合资经营的,要么就是几个股东当家作主,要么就是和资本家一样的私营企业。作为这些企业或者是公司里面的员工,各人的积极性除了物质奖励以外,他们的思想意识绝对不会因为一二句口号,就能坚韧不拔地积极响应。因为他们的内心十分清楚,无论你缔造再多的财富,这些钱终究会是个体人的囊中之物,你分得手里的无非就是九牛一毛。可当你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就会像旧社会的田主恶霸,甚至和吃人不吐骨头的资本家一样翻脸无情。我说的这些,它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打工三十多年的心灵体会。

  在这三十多年的打工生涯中,我险些是一年换一次事情,甚至是一年换三、四次事情。如此频繁地换事情,其结果是一家不如一家,大有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趋势。也有些企业的领导人,用失望和讥笑地的语气对我们说:“现在的农民工,总是一门心思地好高骛远,梦想着发大财。他们不知道安于现状,不知道脚踏实地靠着力流汗挣钱养家。”面对这样的指责和议论,我只能站在农民工的角度来说:“如果企业和公司,能把哪些没技术没文化的农民工,当做自己的家人,让他们人人感受抵家的温暖,再用温和尊重的语气看待他们,并让他们的劳动和酬金挂钩,他们谁想一年四季随处漂泊。”

  有这样的企业和公司没有,我想大多数农民工都市说“没有,打工十几年也没有遇到过。”是的,作为一名常年漂泊的农民工,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这种声音“哼!现如今,五条腿的蛤蟆欠好找,二条腿的人多的是,不愿干,现在就让他们滚开。”谁愿意听到这样的话,谁又愿意随着这样的老板做事。别说男人了,就是现在的女人,谁听见这些话,谁不是气愤填膺、怒气冲天。

  人生在世,谁一辈子不受一点委屈,谁又一辈子不经历一点挫折和磨难。在挫折和磨难面前,能忍则忍,当无法忍受时也就无需再忍。仔细想想,农民工怕什么?我们什么也不怕。生存虽然重要,可也不能为了生存而不要尊严和人格。砸碎自己的饭碗,用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言壮语愤然离去,这就是当今血性民工最常用的一句话。

  人生的路,自己走自己的,不须要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更不必强迫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碗碎了,心宽了,人生的阅历将会越发富厚。当我们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时,回首再看自己走过的路,曲折,坎坷,靓丽,多彩,有喜悦也有痛苦,有万里晴空、风和日丽也有风雨交加、雷鸣电闪。

  这就是我,这就是我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人在世就得有追求,要想有追求,就不怕摔碎自己的饭碗,把既不想要也不能要的饭碗摔碎,摔的彻底,摔的惊天动地,摔的抬头挺胸。

  也许,在这一声声清脆震耳的碎声中,我们不光能了解我们所经历的时代!也能欣赏到人生沿途中更多的奇花异草和美丽风物。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