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琼音缭绕

第6章 黎锦生意

琼音缭绕 湘竹MM 4022 2023-03-23 08:08:00

  黄思梅之所以允许得这么爽性,是因为除了种地、土货进城,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帮村里找到更多“生财之道”:这依山傍水的俄贤村,地杰人灵,但各人如今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劳终日,却多有食不果腹,如果她们苦苦支撑的琼剧团一般,凄风苦雨。

  东方茶室开起来后,黄思梅为了把俄贤岭山传说改编成折子戏,走访了不少俄贤村的村民,其中织娘钟梨花,和她处成了朋友:钟梨花可谓是天选黎锦织娘,岂论多灾的花样,她看一次就能复刻出来;在别人三言两语的描述下,她就钻研出了难度天花板的双面绣。

  只可惜,热爱难抵生活的摧残。

  这些年,为了一家五口的生计,钟梨花不得不放下机杼,拿起钉耙。不外她和其她织娘差异的是,不管多忙,钟梨花都从未放弃织黎锦的梦想,农忙之余,不忘染布、织布,练着手感。

  钟梨花经常和黄思梅叹气道,这织黎锦和染布的手法,也是不进则退的,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忘光。她不想忘,如果可以,她想一辈子坐在机杼旁。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黄思梅平日里听着她的长吁短叹,瞬间就想起了婆婆对琼剧的坚守,为了资助钟梨花留住这份念想,不被丈夫天天骂“好逸恶劳”。

  小试牛刀的黄思梅,在改编折子戏时量身定制了几身黎锦服装,让《三月三》的演员都穿上了黎锦。

  演员们身着黎锦演出后,观众连连惊呼精妙绝伦,感受戏台上的俄娘和阿贵,似乎就活生生地站眼前,俄贤岭的传说也变得越发生动起来。而这样的创新服装,也成了点亮东方茶室的导火索,厥后不少村民跃跃欲试,都想穿这黎锦服装。

  正因如此,黄思梅灵机一动,把黎锦海报作成了宣传车的重要质料。

  因为《三月三》接地气的剧本改编、加上宣传车上俏丽的黎锦很是吸睛,十里八乡民众纷纷慕名而来听戏,黄思梅饰演的“俄娘”也因此深入人心,《三月三》琼剧黎歌小调,更是被各人口口传唱,火极一时。

  黄思梅见状,一气呵成,在东方茶室加了一个互动的环节,请茶室的茶客上戏台,同穿黎锦服、共跳竹竿舞,成了茶室一道亮丽的风物。

  钟梨花原本以为,《三月三》演员黎锦服装是天外来财,没想到后续还源源不停有收入,兴奋得合不拢嘴:如今,她可以挺直腰板,告诉丈夫,做黎锦和种地一样,也能赚米粮。

  只是黄思梅尽管帮钟梨花小赚了一笔,但一直苦于,没有措施再帮钟梨花,甚至是村里更多的织娘,找到一个能连续卖黎锦的好措施,让她们解脱于地里田间的劳作。

  为了这事,黄思梅费心剧团之余,又添新愁,辗转反侧,头发都掉了不少。故而现在听到王云飞想推广黎锦,她脑海里就闪过一句话: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

  言归正传。

  黄思梅乐呵呵地看着王云飞:“我们东方琼剧团如今的衣服,全是钟姐姐织的,她家两个女娃娃手也很巧。咱们俄贤村,会黎锦的织娘不少,但要说阵法和染色武艺,当属钟姐最好!”

  王云飞看着素面朝天的黄思梅,再次悄悄称奇:海岛女人普遍皮肤黝黑、大眼鞍鼻。黄思梅却截然差异!

  她不光皮肤白里透红如同小女人,五官更带着江南女子的秀气,鼻梁不高,但小巧精致,大眼樱唇,五官搭配得刚恰好,笑起来比海报上还更灵动。

  她说话时的声音更是如黄鹂婉转,一声一声敲在人心尖尖上。完全看不出是生过两个孩子的妈妈,王云飞一时之间竟看得错不开眼去。

  所幸,黄思梅陶醉在推广黎锦的喜悦里,完全没注意到王云飞看呆了的失态,她兴高采烈地让人进屋喊钟梨花:“快!快!快!去屋里喊钟姐姐出来,就说她的双面绣,被大人物看上了,以后她可以放心当织娘啦!”

  钟梨花戴着黎锦帷帽,拖鞋都穿反了,一路小跑到黄思梅跟前,瞪大湿漉漉的大眼睛,用不太流利的海岛话急急问道:“梅姐,哪里来的客商要买黎锦?他想要什么式样,我马上就给他打板!”

  听出她语气里着急的样子,黄思梅笑得眉眼弯弯,拉着她上前,给王云飞介绍:“王总,这即是我刚刚给您介绍的钟姐姐,钟梨花。她可是我们俄贤村的黎锦双面绣小能手,门口海报上的戏服,戏台上出租的服装,全是她做的……”

  王云飞循声看去,眼前泛起了一道彩虹色身影,身上头上全是五彩黎锦,精妙绝伦!

  待他定睛一看,劈面这道身着五彩黎锦的人,脸上竟密密麻麻全是一条条横向绵延的绿纹身,连脖子上都密密麻麻全是绿色的横线。

  钟梨花后知后觉,才发现黄思梅跟前有生人,吓得往后瑟缩了好几下,连连摆手,羞赧地浅笑着点颔首就垂下了脑袋,努力地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黄思梅见状,笑着给王云飞简朴解释了一下:钟梨花和所有的黎族女性一样,自小便全身绿色条纹的纹身:俄贤村以黎族居民为主,女孩出生之后,会给女生全身都用特殊燃料纹上这样的绿色条纹。

  黎族女人绿条纹遍布全身,第一个原因是传说中为了让祖先认出自己,获得祖先的庇佑,必须先纹上条纹;另有一个原因是上古时间海南岛上,各宗族厮杀,常把妇女当战利品,所以黎族妇女身上的纹身可以制止被错抓。所以一直流传下来。

  所以,满身绿条纹的钟梨花,见人就露怯。

  刚刚被传唤,钟梨花以为是黄思梅又资助招徕了生意,一时情急才会跑出来,但是看到王云飞又被吓得失语了。

  王云飞究竟是生意人,什么局面都见过,很快就收起错愕的脸色,恢复如常,笑眯眯隧道:“理解!理解!手艺人,都不善言辞。无伤风雅!”

  黄思梅拉着钟梨花,继续给王云飞推销俄贤村的黎锦:在俄贤岭,和钟梨花一样心灵手巧的女人不少,只是迫于生计,多数都放下机杼、拿起钉耙。

  钟梨花是因为心中热爱,所以农忙之余,不定时做些小工具。之前赠送给张沈年的围巾,也是她农忙时赶出来的。

  近期因为东方茶室的几套黎锦服装,黄思梅给了足够高的价钱,但是光靠剧团,要想让钟梨花和村里织娘重拾机杼,很难!

  如果王云飞真的能把黎锦推广出去,未来,不仅是钟梨花,俄贤村许多和女孩,都能靠黎锦为生,那么不仅解决了她们的生存问题,还能让黎锦传承下去。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法子。

  *

  王云飞听罢,无限唏嘘——:黎锦可是当年黄道婆都赞不停口“活化石”:三千年前,黎族女子在深暗底色布料上,巧妙织出五彩斑斓的世间万物,鲜丽提花中更是独具通经断纬的奇思妙想。

  七百年前,黄道婆回抵家乡,把海南黎族先进的黎锦纺织武艺传入江南,今后机杼大行,崖州黎锦,自松江府,传遍神州,遂尔衣被天下。

  这样的瑰宝,若是就此失传,十分可惜。

  王云飞对黎锦,有着奇特的情怀。他是四分之一个海南人,姥姥有海岛血统,怙恃早年出国,就留他在国内,成了留守儿童,他就随着奶奶在大陆和海岛之间两边跑。

  影象中姥姥在种种节沐日的时候,都市换上一套颜色鲜亮的黎锦服装,抱着他开心地在院子里,咿咿呀呀唱着黎歌、跳竹竿舞。

  他还记得,第一次到海岛,坐的是晃呀晃的大油轮,晕船的姥姥抱着他,在船板上指着海岛的偏向,告诉他:“这呀,就是生姥姥养姥姥的海岛,只是呀,咱们这地方,没生长,否则我侬以后可以回来生长……”

  因为这一句话,他一直放在心上。所以,立室后,拎着一个行李箱,带着太太,再次买了两张船票,飘到了海岛。

  这是题外话,暂且不提。

  此时现在,他心中有股淡淡的忧愁,更有对奶奶深深的纪念,所以,他希望能让这份“活化石”的瑰宝流传下去。

  人的许多决策,往往源于童年时某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也往往源于心中某个角落里的坚守。

  *

  王云飞黎锦生意的思路很清晰:先铺货三亚的旅游市场,如今许多乡村的人到三亚去做买卖,总要找点噱头,他视察过,穿着椰树服装的小贩,生意都比其他人好,黎锦服装,一定能给她们帮更多忙。而那些来了海岛游玩的人,如果想选一样礼物带回去,黎锦肯定能占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王云飞现在在洋浦,另有外贸公司。怙恃早年在新加坡从商,如今已经小有成就,只不外怙恃在新加坡又有了自己的孩子,似乎忘了另有王云飞这个娃,近年终于想起他之后,心有愧疚,所以给他牵了个线,让他做起了外洋的生意。轮船出海频频后,王云飞发现,东南亚一带海岛华侨可不少,他相信,带有浓郁海岛气势派头的黎锦,在那边大有市场。

  虽然,要想真正把黎锦生意做起来,光靠钟梨花一人,肯定不行!

  听到王云飞的担忧,钟梨花双眼亮如星辰,老实地看着他,磕磕绊绊地用普通话道:“我,喊姐妹来,我也可以教……只要能吃饱饭,愿意的!”

  俄贤村地处偏僻,如今许多几何村民,住的照旧最朴素的泥塑船屋,台风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靠种地,村民们普遍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

  这段时间,张沈年的土货进城,帮扶了不少家庭,但整个乡村,依旧还在贫困线上。为了温饱,各人首选的,自然就是上山下地、捕猎种田。

  既往,各人为什么不愿意织黎锦?无非是工期长、出品慢、价不高。如果能有好的销路和价钱,各人肯定更愿意在屋里织布,不愿意面朝黄土背朝天。

  钟梨花怕王云飞这个大客商飞了,没等各人反映过来,已经一阵风似的冲出去,不出半个小时,就拉了十几个小姐妹回来,她们手上都捧着自己织的黎锦,呼啦啦地站成一排。

  这些织娘们,无一例外,都是全身绿纹身,鞍鼻高眉阔嘴,身上是朴实无华的棉布长衣长裤,好几人头上都戴了黎锦帷帽,看来都是各自的手艺,她们皮肤透着康健的古铜色,双眼明亮而清澈,看向王云飞,似乎看着活菩萨。

  西装革履的王云飞刚想上前,看看各人手中的黎锦,结果,织娘们吓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摆,呐呐地捧着手上的黎锦,求助地看着黄思梅,整齐划一地弱弱喊道:“梅姐好!”

  黄思梅连忙接过黎锦,递给王云飞:“王总,您看看,这些是她们平时在家里做的小玩意儿,有小孩衣服、桌垫、头巾不等,基本可以代表她们织黎锦的水平。”

  接过黎锦,王云飞一件件地婆娑着看已往,喜得眉毛飞翔,连连惊呼这全是巧夺天工的手法:人物栩栩如生、一滑一草一木生机盎然、一牛一猪一狗跃然纸上。

  黄思梅见他夸赞连连,一气呵成连忙向他推销:“我们俄贤岭的女人,刻苦耐劳、勤劳勇敢,她们手下的黎锦,也展现着海岛人民的美好风貌。如果王总能把黎锦生意做好,简直是一个大劳绩:不光解决了俄贤村织娘的生计,也传承和弘扬了老祖宗的又一瑰宝……”

  轻抚手上的黎锦,王云飞拍掌大笑:“嫂子这口才,留守村里,真是屈才了!依我看,你应当和沈年兄换一换,想当年他去批发土特产,挠头抓耳只能蹦一句‘真的好吃’,要是换了嫂子,这东方土货进城,何止眼前这么一点销量?”

  话毕,黄思梅也随着大笑,一旁腼腆的钟梨花,也笑开了花。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