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琼音缭绕

第47章 琼剧大赛

琼音缭绕 湘竹MM 4518 2023-05-03 08:08:00

  面对咄咄逼人又蛮不讲理的刘欣如,王云飞忍无可忍。

  “毛主席教育我们‘没有视察就没有讲话权’,你说的,是你理解中的‘房地产’——简朴而毫无情感的钢筋水泥!这样的屋子,人人可造,人人能住,却少了家的温情!”

  “年兄做的,是海南岛首创的花园式家园,有家的温度、有爱的困绕:他将咱们的楼盘接手之后,不光精心计划设计,而且还斥巨资把周边的地块全部拍下,整体做了景观计划,就为了让小区拥有人人心仪的后花园!”

  “小区内,从入户的大堂,到小区人车分流的细节、生活的便利性、未来商圈配套,他全部都计划了进去!室内装修设计,更是随处用心,就凸显一个家文化的温馨。”

  “市民为何疯抢张氏房产的楼盘?因为看过屋子样板间的人都知道:这不只是在买一个屋子,而是在买一种生活方式!”

  王太太瞬间瞪圆了眼睛:“云飞,我们受骗了!他肯定是先买了周边的地块,当初才接手我们的楼盘!没有我们的楼盘,周边的商圈计划就是空中楼阁,没有人流量哪来的生意?不行,咱们得找他要个说法!我就说他怎么那么美意,居然凭据市场价购置咱们的公司,原来是早有内部消息,知道房地产回暖,又暗合了自己的地块……”

  人心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总是自己的内心。

  王云飞叹服于张沈年“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刘欣如却是斤斤盘算自己的得失。

  看到妻子面目狰狞的“精明样”,王云飞心里一片哇凉。

  摆了摆手,王云飞疲倦隧道:“你不要再闹笑话了!没有年兄,咱们早已破产,说不定人都凉了。他不光帮咱们续上了资金链,还给咱们指了一条生路,如今咱们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做人,照旧要心存感恩!”

  刘欣如虽然心存不满,却不敢和王云飞对着干。

  究竟,她的丈夫是用温柔小意抢来的,她怕比她更年轻更漂亮的小女人再来抢走他。

  强忍心中的不快,刘欣如勉为其难所在头,心中却暗骂张沈年不老实,借着王云飞的楼盘大赚了一把。

  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

  对刘欣如而言,也许早年对王云飞是有些崇敬情怀,日久生情。

  但是婚后,她却开始变得斤斤盘算起来。

  尤其是看到王云飞前期林子柔如今步步高升,生意越做越大,她心中就越不平衡,想要证明,自己就是比林子柔好。

  可如今,林子柔业务蒸蒸日上,日子却十分逍遥自在:入股了东方茶室后,她没事就去唱唱小曲,排排戏,保持着每月一次票友会舞台演出的状态,整小我私家容光焕发,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

  正因如此,刘欣如一方面担忧王云飞和林子柔旧情复燃,一方面记恨东方琼剧团,担忧他们和林子柔蛇鼠一窝害自己。

  可能,这是所有“转正者”的特殊心理,患得患失。

  这是题外话。

  *

  虽然业务日渐繁多,但是黄思梅对于琼剧传承的坚持,却十年如一日。

  她首先推行的,即是票友会的年度赛事。

  有了之前文化节琼剧擂台的经验,办起琼剧票友会的角逐来,黄思梅那叫一个驾轻就熟。

  为了让这个赛事更接地气,黄思梅为票友会年度大赛,取了个名字“呀喏哒琼剧大赛”。

  “呀诺哒”是海岛话“一二三”的直译,听起来生动有趣又好记。

  每年的“呀喏哒琼剧大赛”都从3月3日开始海选。

  在俄贤村,东方琼剧团每年会赞助一次村里的三月三竹竿舞大赛。有了票友会的运动之后,黄思梅一鼓作气,合并了两个运动。

  在省府、三亚、洋浦和定安等地,也一样让东方茶室从海选开始,全程赞助大赛。

  蒙华香见她花钱如流水,忍不住一阵阵肉疼:“阿梅啊!咱们票友会,随便唱唱就好了,何须要办什么大赛?”

  这角逐一办,从园地、到妆造、到舞台、到唱腔,再到园地彩排,仔细一算,全是钱!

  黄思梅却云淡风轻,似乎花的不是自己的钱:“阿妈!琼剧的传承,非一朝一夕之功,咱们好不容易取得今天的成就,可不能轻易地让琼剧的声音弱下去!这票友会的角逐,看似花钱赚吆喝,但是让更多人看到琼剧的风范,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这呀,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面对媳妇长篇大论的讲话,蒙华香甩甩头:“我是说不外你们这些搞市场经济的,随你们去吧!”

  事实上,在琼剧上的所有花销,蒙华香都喜闻乐见。

  只不外,她同时又有些心疼儿媳:这么多年在琼剧上不懈投入,效果似乎并不显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琼剧才气如她所愿,大放异彩、走出海岛!

  黄思梅在张罗“呀喏哒琼剧大赛”的同时,不忘自己是个演员和编剧。

  这些年,她不光担任编剧,为东方茶室各个分部门别写出了几十部接地气的剧本,而且还时常担任女主角,在各地茶室和票友们以戏会友,不时地演出。

  用张沈年彩虹屁的话说,黄思梅“上得舞台当女旦、下写剧本做编剧”。

  黄思梅始终相信一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琼剧既往,都是才子美人的阳春白雪,但是经她手之后,今年来也涌现了不少“下里巴人”式的好剧本:好比东方的《俄娘转》、三亚的《鹿转头传说》、省府的《东坡教书》、洋浦的《革新东风》等等。

  这些剧本,或融合当地的民间传说,或讲述老黎民真实的生活,都展现着革新开放东风绿海岛之后,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朴素而又接地气,深受人民群众的喜欢。

  这一年的“呀喏哒琼剧大赛”,她特地为东方琼剧团,新写了一个剧本《鱼鳞洲传奇》,专为东方一景鱼鳞洲而书写。

  鱼鳞洲奇峰林立,山体多姿,山上绿草灌木各处;因气候和谐,山上常年花红树绿,一派清新;海边的沙滩上,沙白如雪,细软如绵;傍山的海面碧波万顷,一望无际。

  昔人曾游至此地,有诗盛赞道:

  鱼鳞洲耸接云天,策枚登临别有天。

  怪石回环看不厌,奇峰重叠翠相连。

  泉流一井清如许,浪击千层势欲颠。

  海上仙山那边觅?明白此景是神仙。

  诗中的“泉流一井”,指的正是洲上的一口石井,石井常年泉流汩汩,泉水清甜爽口。

  井旁有一山洞,洞壁陡峭,极难攀登,种种海鸟和水禽常年栖居洞内,自成一景,极为别致。

  鱼鳞洲除去依山傍外洋,另有一个感人的传说。

  听说远古时期,当地有一户黎民。黎民伉俪安身立命,丈夫日日出海打鱼,妻子居家织黎锦,恩爱如蜜。

  厥后,一队官军行至此地,要攻克他们的家园,便想将他们赶进深山老林,丈夫奋起反抗,却被残忍杀害。

  官军将其尸体抛入大海后,妻子在海边日日哭泣叫喊,试图把他召唤回来。海中水族同情黎民的不幸遭遇,便把男人尸身送至海滩。

  妻子看到丈夫的尸体,伤心太过,泣血而亡。

  死了之后,妻子酿成了海燕,日夜不停地衔泥,想埋住丈夫的尸体。

  日复一日,她衔泥不息,将丈夫的宅兆,垒成了巍峨的高山。泥土堆就的高山,一眼望去,重重叠叠,宛若鱼鳞。

  当地黎民感动于黎民伉俪生死相依的感人恋爱,便将此山此海岸,称之为鱼鳞洲。

  *

  凭据老例,黄思梅每次写出剧本之后,都市优先念给织娘们听。

  在她看来,如果所有的织娘都觉得这个剧本好,才是真的好。

  事实也如此,经过织娘们“认证”的剧本,经常都能获得满堂喝彩,而那些被织娘们否认的剧本,在演出时总是差强人意。

  这些年来,黄思梅也有了经验,每次讲完剧本之后,还会和织娘们一字一句地琢磨,哪些唱词可以更通俗易懂又富有意义,既能让黎民听得懂,又能让听戏的人有所上进,让剧本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鱼鳞洲传奇》这个故事的亮点,在于有东方特色,同时也是关于黎民先祖的故事,可以和黎锦进行联动。

  钟梨花看完剧本,眼泪汪汪:“我一定要为他们匹俦,绣出最美的黎锦,否则配不上他们如此凄美的恋爱!”

  一旁的符文丽,红着眼眶:“这个,可不就是梅姐姐嘴里经常说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真是太感人了!”

  织娘们纷纷抹眼泪后,针对唱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我们海南人说晚上,喜欢用‘今夜晖’,意思是今天黄昏,这里的‘今晚上’要改改!”

  “另有这里,海南人说话,喜欢用语气词,这里加一个‘噜’字更形象生动。”

  “海岛人依山傍海,说话天生嗓门敞亮,这里的山歌对唱,用词可以更旷达。”

  ……

  黄思梅认真地做着纪录,一点一点地修改着唱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多亏有你们这些姐妹在,否则我这个半吊子的编剧,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妥!”

  织娘们脸上乐开了花,纷纷体现自己随着黄思梅,才是真的在学习文化!

  蒙华香见她如今掌管几座宾馆,依旧抱有传承琼剧的情怀,感应无比欣慰:“等过几年,文倩和文轩生长起来,你们就可以歇歇啦!想当年,阿年么猴孙崽,十八岁就弃文从戏,回家当了团长……”

  凭据蒙华香的说法,如果张文倩想继续东方琼剧团当团长,爽性也别去读什么大学了,白白浪费四年的时光。

  黄思梅却不赞成她的做法:如今可是一个高速生长的社会,哪怕是要传承琼剧,也不能放弃自我学习和生长。

  此外不说,就这些年,黄思梅不光去读商业课程,还专门远赴大陆地域,学习其他戏种的优良传统,从剧本创作到唱作形式,都大有收获。

  本质上,海岛琼剧是个小众的戏目。

  但是,所有的戏曲,都有其相通之处,尤其是好的剧本,其实是放在各个剧目类别里,都能大放异彩。

  近年来,黄思梅除了自己创作外,还从大陆引进了《白蛇传》、《穆桂英传奇》、《贵妃醉酒》等多个好剧本。

  虽然,各个剧目因唱腔和唱词发音差异,不能直接拿来就用。

  但是,有黄思梅这个“演员编剧”在,她改对白和唱词,又快又好,连剧团的老文书看了,都自愧不如。

  是以,听到蒙华香这句意有所指的老生常谈,钟梨花第一个站出来反驳她:“阿奶呀,如今的时代和咱们以前差异啦!我们这些织黎锦的,就亏在大字不识一箩筐,导致黎锦工厂造好了,我们还只能继续困守俄贤村呢!”

  符文丽也赶忙赞同道:“我们都遗憾没多读两年书,现在看剧本,都得靠梅姐姐给我们念,阿奶你可不能走转头路,延长了文倩和文轩跟上时代的法式!”

  本想劝媳妇放弃让孩子念大学蒙华香,哼哼唧唧地转身就离开:“我老了,说不外你们,你们爱怎样便怎样吧!人老了,不中用咯!”

  黄思梅和织娘们对视一笑,给钟梨花和符文丽竖起了大拇指。

  *

  二〇〇七年,寒露。

  “呀喏哒琼剧大赛”总决赛,在省府东方茶室,拉开了帷幕。

  总决赛分出了“少儿组”、“青年组”和“中老年组”。

  少儿组的不少孩子,都来自东方茶室票友会的娃娃、俄贤村幼儿园的孩子。

  青年组最亮眼的,当属已成中流砥柱的刘玉山、刘玉婉兄妹,以及刘光伟、吴琳琳。此外,不少琼剧学院的学员,在角逐中,也体现出了很是高的水准。

  至于“中老年组”,张沈年折戟沉沙,半决赛就兵败,黄思梅却是一路杀进了总决赛。

  刘玉婉演出的《昭阳宫冤》选段,是最受观众喜欢的唱段。

  “被困鬼门关,阴气冷凄凉,陵墓里死神在我身边降,四处无门召唤冤枉。谢琼瑶心思茫茫,象陵墓冷寂凄凉。到如今,呼天不闻地不动,这是人世间照旧黄泉?都说宫门深似海,我的冤仇深过龙潭。都说是,身在皇家冠堂堂,却是无处诉冤枉。争宠琼瑶本无愿,谁料一朝里成帝后。昭阳宫种下祸殃。只可叹,太后因我遭命亡,负屈成铁案重如山。琼瑶命苦命未尝,更苦母祸子肩负。灾难压在儿身上,儿喂是母害你饮恨亡。害母知是谁,害儿却是娘。……”

  她的唱腔婉转悠扬,演出精湛细腻,人物情感的表达十分到位,充实演出了角色的悲凉和绝望,水袖在她手中如同听话的人偶,惹得现场观众喝彩连连。

  黄思梅看了,都忍不住赞叹连连:“东方琼剧团,后继有人!”

  蒙华香看了悄悄颔首:“虽然和你年轻时相比,另有不少的差距,但是能有这般成就,已经难能可贵。和你如今相比,应是平分秋色。”

  在一旁的张沈年立即开启彩虹屁模式:“这我可不赞成啊!我太太可是海岛第一人,她的甜嗓一亮,周遭百里都市慕名而来!我太太曾经最棒,现在也一样棒,在我心中,她永远都是最好的!”

  蒙华香拿手杖轻轻敲了他一下,笑而不语。黄思梅笑着拍了他一下:“一边去,我要化妆准备上台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