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农月无闲人

第十一章

农月无闲人 丹熏 2002 2024-02-03 06:30:00

  农家的男人们多几几何都市烧饭做菜,只是区别于口味的优劣而已。

  幸亏姜父厨艺也还能入口。

  秧苗下田一周后,七月二十九日,又下了一场大雨。

  雨后的麦地晾个两三天,到八月初二,天青日朗,正是耕作的好时节。

  原本若是没有雨水的话,还需要人力挑水浇灌一边,让暴晒过的土壤湿软后才气播种。

  一场大雨倒是让人剩了不少功夫。

  只不外雨下的太大,土壤过于湿润,所以才需要晾晒两三天。

  七月初时耕过的地,伴着麦秆灰和一些腐叶沤出来的肥,已经让这片土地恢复了些许能量。

  差不多足够供应上冬小麦的营养。

  地里已经冒出了些许绿意,是一些顽强的草籽冒出了芽点。这个时候,需要再把地浅耕一遍。

  土壤再次松软后,将捂出芽点的小麦种子均匀的洒下。之后再用草木灰和石灰粉,按一定的比例调配混淆上大量细土,再在麦田里均匀的铺洒一遍将小麦种子薄薄的盖住。

  这是几年前,京都里伴着一年两季的麦种一块传过来法子。

  说是能有效的防止虫害和鸟雀。

  效果也确实不错。

  如今的圣上重农,京都里隔个几年就会颁布一些新的律令,或者推广出一些产量更高的良种和新方子。

  据说圣上在京郊购置了大片农田,设立了司农学府,里面广招擅长农事之人研究作物的习性,好研究出越发优良的种子。

  若是有重大发现和研究者,圣上会给予丰盛的夸奖,劳绩大的还能直接封官。

  黎民们听闻此事对此无不感怀圣恩,遥遥叩拜。

  他们觉得自己不用念书,只靠种地也能当上官,这是莫大的恩赐。

  可实际上事情远没有那么容易,这条律令颁布下来近十年,封上官的也才两人,余下的都是得了些或多或少的夸奖。

  八月初三,麦种播种完毕。

  姜禾给麦种覆完土后,绕路去了另一块玉黍地里。

  这片地是分居的时候分来当菜地的,只不外自家后院留了一大片地,种的菜一家人吃下来还能余下许多,所以这块地就种上了玉黍。

  玉黍是六年前京城传过来的新品种,说是外邦引进的。

  一亩麦地产量约莫在三百多斤,而一亩地的玉黍产量却有四百多斤。

  且一斤小麦镇上收十文一斤,一斤玉黍收二十八文一斤。若是磨成面了,城里能卖三十文到三十五文不等。

  按理来说,应该会有许多人家种玉黍。

  只不外玉黍打理起来麻烦,又经常需要追肥,所以尽管它价高,坞城这边也照旧以小麦为主。

  玉黍也需要先育苗,育苗期间整块地都要追肥,然后进行再深耕。

  深耕事后,需要用细耙整平后起垄,再在垄上打上间距快要一尺的洞,洞深三寸。

  这个时候,就可以将已经培育好的玉黍苗进行移栽。

  玉黍幼苗期间,需要量少勤浇,保持土壤湿润,还要定期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生恒久间也少不得肥水,到了开花期,还要确保它们充实授粉,不会泛起大量空粒的情况。

  这么算下来,其实比种植小麦划算不到哪去。究竟小麦对肥水要求不想玉黍,养护起来也没那么麻烦。

  姜禾在地里逛了一圈,掰下几根玉黍看了一下,差不多每个都很丰满,也已经成熟的差不多了。

  过两天就该来收玉黍了。

  她把掰下来的几根玉黍揣在兜里,包了回家。到时候让娘亲蒸熟了就可以吃。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在姜禾一家子把玉黍都收回来后,朱屠户的婚期也到了。

  八月初八,诸事顺宜。

  煜朝乡下婚礼的习俗,同城里的王侯将相家是纷歧样的。官宦巨贾多重旧礼,行事一板一眼皆有定数。

  乡下的婚礼流程虽然差异于旧礼。但也是百年间,衍生出的最适合他们的婚礼。

  依照当地习俗,男方需在辰时初抵达新娘家门口催妆,然后再带着迎亲队伍在女方家里用早席。

  席面也有考究,迎亲队伍另开几桌。

  一桌要有十个盘菜,两盘素菜两道荤菜四道花荤外加两碟点心。

  一般荤菜多是卤猪肉,烧仔鸡,焖老鸭之类的。花荤则是一些干货炖大骨头,菌子烩肉,青蔬焖肉,韭菜炒鸡蛋等。

  点心的话则是戳了红喜字的甜喜饼、一些杂粮面混着干果蒸出来的杂粮糕。

  新郎则和女方家的嫡系尊长坐一桌,是为主桌。

  主桌上的菜色要丰盛些许,得有十二个盘。十二个盘里鸡鸭鱼肉占四个盘,鸡鸭鱼又要全鸡、全鸭和全鱼。

  再四个盘里划分要是四季的蔬菜,也不为难,这四季蔬菜要的是用干菜做出来就行。

  十二道菜里这八样菜是定菜,必须得有,剩下四个盘子则是主家自己挑些祥瑞的菜色。

  席面上,尊长们会轮番拷问新郎,试探新郎的诚意。

  这一礼叫做施福,实则是为了提点新郎,让他对新娘子好点。

  席面事后等到了辰时末,需得二次催妆。这个时候,新娘子家的旁系亲戚,就会上前讨要喜糖喜饼,俗称讨喜、沾喜。

  再到巳时初,新郎三次催妆,新娘刚刚气出门,一起同新郎敬茶离别高堂。高堂饮茶后会划分给新人一个红封,叫做赐喜,寓意着对晚辈的祝福。

  新娘出门后,家中需得派一个兄弟跟轿,同迎亲退伍一起去新郎家。

  这一礼叫做送嫁,是专门去给新娘撑局面的。

  迎亲队伍接到新娘后,吹吹打打的返程。

  这个时候新郎家里已经部署好了喜堂。新娘下轿后,和新郎牵着红绸一起过礼、拜堂。

  堂礼结束后新人送入新房,再完成私礼。

  到午时,席面开始,新郎新娘出门一一见礼。

  或许对于那些官宦巨贾来说,乡下就这一点习俗最为特别了。究竟他们的新嫁娘都是独坐空闺,等着夫婿打点好外面的一切。

  但乡下男女大防不重,更别说是已婚了的妇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